◎从《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到《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出版之后,有很多读者反馈只有100多页的健康部分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在儿科工作和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西尔斯夫妇和第二代西尔斯博士们也积累了更多知识和经验,于是就有了这本厚达600页的《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 ◎“全球育儿****” 从怀孕到生产,从育儿到家庭健康,从美国到中国,人们越来越乐意向儿科专家“西尔斯家族”寻求建议和信息,西尔斯家族已经成为“全球育儿****”。《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作者团队中有4位医学博士,1位注册护士,儿科实践累计超过60年,涉及儿科疾病和症状196种。 ◎一本关于儿童健康的综合指南,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全面关照孩子健康 对于每一种儿童疾病和紧急情况,从普通感冒、耳朵痛、长牙到学习障碍、接种疫苗,从新生儿到青春期的所有发育过程,你都能从《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中找到对应的处理方案,包括什么时候你该担心、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什么时候只需在家治疗。 ◎比百度靠谱的健康育儿百科 虽然我自己不是医生,但有了像《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这样由专业儿科医生撰写的书籍来指导,心中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毕竟,这可要比病急乱投医,没事瞎百度要靠谱得多了。——豆瓣读者loversophia ◎独家赠《儿童常规检查指南》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使用、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审定 《西尔斯健康儿童常规检查指南》是西尔斯家族多年医疗实践的结晶,由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使用,中文版经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专家审定; 美国儿科学会(AAPed)创立于1930年,现拥有约60000名儿科医师会员,致力于有关婴儿、儿童、青少年、年轻人身体、精神、社会医疗和福利的保护和研究,并且提供优质、权威的儿童医疗信息。 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是一家于2004年在北京成立、目前国内分娩量**的国际高端私立妇儿医院,专注为中国家庭提供高品质的妇科、产科和儿科医疗服务。 同类型图书推荐: 《西尔斯橙色亲子课》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西尔斯橙色亲子课(套装共2册)》
一如何使用本书
1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自己
我最喜欢的家长中有一位盲人名叫南茜,她学会了靠声音和触摸来交流,我从她身上见识
到了母亲强大的直觉能力。在一次检查中,我引导她用手抚摸孩子的身体,帮助她建立对正常皮肤和正常肌肉的感觉,同时也帮助她欣赏孩子发育的奇迹。有一次,她带着婴儿到诊所来,说孩子可能得了皮疹,但我没发现任何疹子,然而第二天,她又带着孩子来了,这次孩子身上出现了明显的皮疹。南茜在整整一天之前就感觉到了孩子身上的皮疹,而我直到第二天才能看见。
2检查身体时,如何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对小朋友来说,检查身体也许很可怕,以前检查时见过的针头总在眼前闪闪发亮。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方法,让孩子放松下来,享受检查。
◎帮孩子预习。在家做个检查游戏,告诉孩子医生可能会做些什么,并向他演示和解说:“医生会数数你的牙,看看你的耳朵里面有什么,拍拍你的小肚子,听听你的心跳……”如果孩子曾经表现过不喜欢检查,可以给他买一套医生玩具,带着他先玩玩游戏:“查查妈妈的耳朵。”“看看妈妈的喉咙。”“听听我的心跳。”诸如此类。最后告诉他:“苏珊医生给你检查的时候就会做这些事情。”让孩子带上玩具,在检查开始之前先“给医生做做检查。”
◎给孩子穿上适合检查的衣服。
我(比尔医生)给他们脱衣服的时候,有的幼儿会很害怕。家长应该给孩子穿容易穿脱的衣服,比如开襟的上衣就比要从头顶脱掉的好。
◎给孩子读检查身体的图画书。给孩子读一本关于检查身体的图画书,譬如斯坦·贝恩斯坦和简·贝恩斯坦写的《贝恩斯坦家的小熊看医生》,适合4-8岁的孩子。
◎“贿赂”一下也没问题。如果孩子在检查过程中的表现不够理想,可以诱惑他:“等你检查完了,我们就去吃好吃的”——暗示你希望他好好配合医生。如果你对“贿赂”有道德障碍,那就叫它“激励”吧。
◎检查时家长要保持快乐的情绪。妈妈是孩子的镜子,你是紧张还是平静,孩子会感受到。我给幼儿做检查时注意到,对于我的行动,孩子的反应和他的母亲是一致的。如果孩子紧抓着妈妈不放,妈妈也把他抱得紧紧的,再加上一句紧张兮兮的“他不会伤害你的”,那么孩子的紧张情绪只会加强,会更紧地抓住妈妈。可是,如果妈妈松开手,轻松地跟我说话,表现出很乐意检查的样子,幼儿反而会松手。如果你感觉到孩子很紧张,就轻轻松松地和医生打招呼,在检查之前高高兴兴地说几句话。我发现,孩子会观察我们的对话,他们会觉得,如果妈妈都觉得医生没问题,那我也觉得医生没问题。一旦孩子觉得我受到了母亲的认可,那检查的气氛就会友好一些。
◎带上“朋友”来检查。为了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你可以鼓励他带上最喜欢的洋娃娃或者玩具熊一起来,儿科医生很欢迎这些小伙伴。我经常会给正流行的毛绒玩具做个“检查”,以便赢得紧张的小病人的欢心。如果医生没领会你的暗示,家长可以开口问问他能不能先给娃娃检查一下。为了安抚小病人,我经常会像模像样地给他们的哥哥姐姐做个“检查”,或者让大孩子拿着听诊器和耳镜,称呼他“约翰尼医生”。更小的孩子也常常会加入我们的游戏,让我给他做检查。
◎孩子在你的腿上更有安全感。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很紧张,问问医生,能不能让他在你腿上做检查,不要躺在检查桌上。对于学龄前儿童,我很少用到检查桌,他们在父母怀抱里得到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要强得多。
第三篇儿科健康问题与疾病
1黄疸
出生3~4天时,几乎所有宝宝都会变得有点黄,这不一定是坏事,这是由于胎儿发育期间体内积聚的多余血红细胞急剧减少,造成血液里的黄色素(胆红素)水平升高。宝宝出生后不再需要这些多余的血细胞,于是血红细胞开始分解,而胆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帮助宝宝预防感染,所以某种程度的黄疸实际上是有益的。不过,要是血液里的黄色素过多,那对宝宝的大脑可不是好事。幸运的是,到第四天或第五天,宝宝的肾脏和肝脏会开始清除胆红素,到第十天左右,黄疸就会消失。但是对父母来说,判断宝宝多黄才算过分不太容易,下面我们将指导你了解黄疸,告诉你什么时候该看医生。
什么时候该担心
从医院回到家里(第三天或第四天)之前,大多数宝宝不会出现任何黄疸,而宝宝的第一次检查还要等好几天。如果宝宝出现下列迹象,那就说明黄疸过于严重:
◎出生48小时内出现黄疸。宝宝出生时身上主要是粉色、白色和浅棕色。如果最初两天内你发现孩子发黄,无论程度如何,那可能意味着胆红素积聚过快。
◎全身性黄疸。黄疸通常在第三天从脸部开始出现,第四天向下移动到胸口,第五天扩散到肚子,到这时候,宝宝的眼白也会变黄。随后黄色素会开始消退,黄疸开始消失。如果宝宝的黄疸扩散速度较快(比如说,第三天或第四天肚子和眼睛就开始发黄),或者大腿变黄(无论时间),请立即去看医生。
◎越来越嗜睡,不愿意进食。所有新生儿似乎只会两件事:吃和睡。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他们应该越来越清醒,吃奶的兴趣也会上升。血液中胆红素过多会让新生儿昏昏欲睡,不爱进食。
◎早产儿。分娩时胎龄小于37周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问题黄疸应密切注意。
◎头颅血肿。因分娩而出现头部大片肿胀的宝宝更容易黄疸积聚过快。头部肿胀是因为头皮下的血液积聚,这些滞留的血液会将更多胆红素释放到血流中。
治疗
治疗方案取决于胆红素水平、宝宝出生了几天、是否出现其他风险因素等。接下来几天内,医生可能会做这些事:
◎检测胆红素水平。如果你还在医院里(这时候大多数剖宫产宝宝可能还在医院里),护士可以用经皮胆红素检测器给宝宝测量,用一根小探针按在皮肤上就好。不过血检更为准确,如果你已经出院又因黄疸来看医生,护士更可能会给宝宝做血检。如果胆红素水平超过下面的描述,应该进行治疗:
·出生24小时的宝宝胆红素值大于等于12
·出生48小时的宝宝胆红素值大于等于15
·出生72小时的宝宝胆红素值大于等于18
如果胆红素水平低于上述值,谨慎起见也可以治疗,具体取决于宝宝的健康程度和其他因素。
虽然上面描述的数值完全不会损害宝宝的健康,但短时间内胆红素水平达到这个程度可能意味着黄疸升高过快,如果不加治疗,可能会上升到有害的程度,导致宝宝脑部损伤。多高才算高?足月产的宝宝可以忍受的无害的胆红素值最高大约为25,不过我们不希望逼近这个数值,所以应尽量把胆红素值控制在20以下。
◎检测妈妈和宝宝的血型。如果宝宝和妈妈的血型不一样(比如说和爸爸一样),这种不匹配可能导致宝宝体内多余的血红细胞过快分解,更早引发黄疸,黄疸积聚水平也较高。医生会检查一下妈妈和宝宝的血型,如果有异常,那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蓝光疗法。这是治疗黄疸的主要方法,用特殊的蓝光昼夜不停地照射宝宝的皮肤,光线能够将色素分解成无害的物质。蓝光疗法有两种方式:
·把宝宝放在有大灯泡的恒温箱里。这只能在医院里进行,保证光照的效率最高,集中度最好。治疗时宝宝要戴眼罩。
·蓝光毯。在医院和家中都可使用。用特殊的毯子裹住宝宝,毯子里缝着灯带。
黄疸水平很高的宝宝应该留在医院里做恒温箱蓝光治疗,黄疸不那么严重的宝宝一般可以回家用蓝光毯治疗,家庭健康护士会每天追踪宝宝的情况。
健康小贴士:母乳会导致黄疸吗?
很多年长的医生认同这种观点,某些时候它确实有道理,但大多数时候情况并非如此。有两种情况会造成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黄疸:第一种叫作母乳喂养黄疸,宝宝黄疸水平较高,因为母乳没能及时供应上。这种情况引发黄疸的实际上并不是母乳,而是因为宝宝吃的是母乳,所以有一段时间摄入的乳汁没有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多,从而允许了黄疸的出现。第二种叫作母乳性黄疸,在这种情况下,母乳中的某种物质的确减缓了宝宝体内胆红素清除的速度。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普遍,而且在宝宝一周之前不会引发黄疸。所以在现实中,母乳本身不会引发新生儿早期黄疸,哺乳的妈妈应该继续给宝宝吃最好的东西。如果到了第二周,宝宝黄疸持续不退或恶化,请和医生谈谈母乳性黄疸。
◎增加液体摄入。增加血流中的液体能够帮助稀释胆红素,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医生会给严重黄疸的婴儿静脉注射液体以快速降低胆红素值,中度黄疸宝宝通常能够通过母乳或配方奶得到足够的液体。在这里我们要提一点:妈妈的母乳通常要到第四天或第五天才开始足量分泌,这时候宝宝才能得到更多母乳,所以出生三天的黄疸宝宝通常会陷入窘境。有的医院或医生会坚持给所有黄疸宝宝喝配方奶作为补充,但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如果医生要求添加配方奶,请和医生谈谈有无必要。我们发现,大部分母乳喂养的宝宝无须添加配方奶,在医院或在家用蓝光毯治疗也可以,等到第四天母乳充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预防
大多数宝宝在第二天或第三天从医院回家时都会出现一些黄疸。回家之前,医生一般会通过经皮检测器或血检检查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如果出现胆红素值临界的情况,应该过两天左右再来复查。接下来几天里,你可以采取这些措施控制黄疸:
◎日晒疗法。阳光能起到光照治疗的作用。直接晒太阳最好,不过要保证宝宝不晒伤,你显然没法让他晒太多太阳。试试这些“日光浴”窍门:
·把摇篮放在窗边。尽可能少给宝宝穿衣服,让他隔着窗玻璃晒晒太阳。虽然玻璃会过滤掉大部分有效光线,但晒太阳仍有帮助,哪怕在阴天,隔着玻璃晒太阳也有帮助。
·在窗边给宝宝喂奶。在能晒到太阳的大窗户旁边放一张漂亮的椅子,坐在上面给宝宝喂奶。你的体温能够帮助吃奶的宝宝保暖,所以他可以完全赤裸(你也许希望留一块尿布在宝宝身上),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照射。
·出门去。每天外出散步15分钟,在不着凉的情况下尽量少给宝宝穿衣服,让他接受阳光直射。这种方法真的能够帮助控制黄疸。频繁哺乳。可能你已经在这么做了,不过我们还是要提醒一句,尽可能再频繁一些。如果到第四天或第五天,你仍然觉得母乳的供应不够好(信号见P053),请联系哺乳顾问寻求帮助。
◎频繁哺乳。可能你已经在这么做了,不过我们还是要提醒一句,尽可能再频繁一些。如果到第四天或第五天,你仍然觉得母乳的供应不够好(信号见P053),请联系哺乳顾问寻求帮助。
2发育迟缓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有的宝宝6个月就会走路,而有的宝宝要等到15个月左右才迈出第一步;有的宝宝15个月时就能对答如流,而有的宝宝这时候才刚刚开口说话。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给你一些通用的指导,帮助你判断宝宝的发育迟缓是否到了应该担心的程度。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只讨论运动和社交能力(活动能力)。言语迟缓请见P500,自闭症请见P171。
信号
宝宝发育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要判断宝宝的发育迟缓是否必须治疗并不容易。在本书的第二篇中,我们列出了每个年龄对应的发育里程碑,你应在医生检查时确认。如果幼儿在某个重要的方面出现2~3个月以上的发育迟缓,应该由医生做出评估。下文描述的发育里程碑对应的年龄是指发育迟缓的年龄,而非正常年龄。
(1)大动作迟缓。身体大动作和力量方面的迟缓。如果宝宝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请告诉医生:
·4个月时仍无法在趴着的时候抬起
头来
·7个月时仍无法向两边翻身
·9个月时仍无法坐起来,哪怕几秒钟
·12个月时仍无法爬行或坐着挪动
·14个月时仍无法抓住沙发站起来
·17个月时仍无法独立走上几步
(2)精细动作迟缓。协调性、手眼动作方面的迟缓。如果宝宝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请告诉医生:
·4个月时视线仍不会随着你的动作从一边看向另一边、不会稳稳抓住你的手指
·6个月时仍无法正确地伸手、有意识地去抓某件物品(例如拨浪鼓)
·9个月时仍无法准确、活泼地迅速抓住玩具
·12个月时仍无法用拇指和食指抓握东西、无法握住杯子
·15个月时仍无法用食指指东西、不会在玩耍时堆积木
·18个月时仍不会用勺子自己吃东西、不会做出模仿动作(例如梳头或打电话)
(3)社交迟缓。互动技巧发育迟缓。如果宝宝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请告诉医生:
·4个月时仍不会露出回应性的微笑
·6个月时仍不会大笑、不会用不同的哭声或挥手、踢腿来表明自己想要什么东西
·9个月时仍不会模仿面部表情和声音、不会与镜子里的自己互动
·12个月时仍不会对自己的名字做出反应、不会挥手再见、不会伸手要抱
·15个月时仍无法理解“不”和其他简单的词语、在你问“XX在哪里”的时候不会环顾周围找东西
·18个月时仍无法认出脸部器官、不会指着东西索要、不会对有趣的东西发笑
如果孩子只出现了上述情况中的一种,那并不意味着问题严重到需要担心。不过医生应该有所提防,以便全面评估孩子的整体发育情况。
导致发育迟缓的风险因素
所有宝宝都可能出现某些发育迟缓,不过某些宝宝发育迟缓的风险更高,需要额外关注:
·早产儿
·难产儿
·先天缺陷婴儿
·确认患有神经系统障碍(例如癫痫)的婴儿
·最开始几个月里就因生病需要住院的婴儿
·胎儿期接触过违禁药物或酒精的婴儿
·兄姐出现过重大发育迟缓或自闭的婴儿
治疗
如果确认宝宝有重大发育迟缓,肯定不能再用等等看的法子。你需要采取下列重要措施:
(1)做宝宝的私人治疗师。没有人能够像父亲和母亲一样提供婴儿需要的日常激励。一直以来你可能已经尽心尽力,但也许你还需要做得更好一些。你与宝宝的社交互动(扮鬼脸、说话、唱歌、微笑、大笑)越多,宝宝各方面的成长发育就越快。你还应注意培养宝宝的动作能力,不过不要占用社交互动的时间。
(2)政府出资的评估。大部分地区有政府出资的相关项目,以全面评估婴儿发育情况,每周提供适当的刺激发育服务。请利用这项免费的服务,这就是你纳税的意义所在。
(3)私人治疗。许多保险开始为发育问题的治疗付费。如果你的保险中包含此类项目,你可以请一位私人的职业治疗师或语言治疗师为宝宝提供补充治疗。也可以与其他婴儿及其父母一起参加多人的社交技巧训练班。
3言语迟缓和说话晚
有的孩子走路比较晚,自然也有孩子说话比较晚。言语发展分为两个方面:语言接收(孩子能听懂多少)和语言表达(孩子会说多少)。语言接收反应的是孩子的听力和理解能力。如果幼儿语言接收能力正常,也就是说他能听懂简单的要求,那就不用担心。幼儿来检查时,父母常常主动提起:“他什么都能听懂,可是不怎么说话。”很多幼儿仍会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记住,言语是指孩子口头说出来的东西,但语言包括动作、姿势和所有类型的身体语言。你希望孩子能够自如地以各种方式交流,而不光是说话。说话晚在男孩中更常见,人们常常戏称其为“爱因斯坦综合征”,因为众所周知,这位天才很晚才开口说话。
正常的言语发展里程碑
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列出的里程碑是指绝大部分幼儿在相应年龄会说的最少词语数量。如果孩子距离这些目标有所差异,也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担心。你可以在下次检查时和医生讨论孩子的言语发展情况。
·1岁:1~2个词
·15个月:5个词
·18个月:10个词
·2岁:50个词,2个词的短语,陌生人大约能听他讲的懂一半话
·3岁:4个词的句子,会讲故事,能听懂他讲话内容的3/4
什么时候该担心
如果孩子没能达到上述里程碑,你应该和医生讨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你也应该去看医生:
·孩子有频繁耳部感染病史。
·你担心孩子的听力。
·孩子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