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燕编写的《童谣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层面,结合 落实新版《小学生守则》, 以境融理,以事蕴德,以趣引人,让童谣的教育作用 辐射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使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本书篇幅简短,结构划 一,富于音韵,朗朗上口,童趣盎然, 形式上做到图文并茂,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认 知水平和接受习惯。
主题一 爱国荣校
中国梦
祖国赞
颂“价值观”
核心价值放光芒
祖国,我爱你
历史文明代代传
长城赞
新画卷
我爱祖国
中国·富强
观光
家乡美
学校好
我爱我的祖国 主题一 爱国荣校
中国梦
祖国赞
颂“价值观”
核心价值放光芒
祖国,我爱你
历史文明代代传
长城赞
新画卷
我爱祖国
中国·富强
观光
家乡美
学校好
我爱我的祖国
欢乐广场
我家美
主题二 勤劳好学
红领巾
大公鸡
学习很重要
全面发展数第一
蜗牛
币斗学梦
少先队员
小树苗
做眼操
数星星
逛书店
独立思考
主题三 节约环保
“节约型”社会
节约
节粮
节水歌
节电歌
环保之歌
垃圾箱
塑料袋
爱惜文具
怖闹广场真热闹
环保靠大家
大森市市
低碳环保
点滴做起
主题四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明信片
实事求是共提高
诚信之歌
诚信好品格
诚信是宝
诚信友善记心间
诚信是财富
守信
买书包
今天我在家
好宝宝
主题五 文明礼貌
社会文明花
文明礼貌很重要
文明共享
共莆光
展文明
文明礼貌
红领巾
小红花
看电影
做客歌
主题六 遵规守纪
拍手歌
守规则
交通安全
过马路
安全出行歌
上下楼梯
乘车
上课歌
升国旗
欢乐课问
主题七 团结友爱
和谐社会
友善
团结兴邦
享安宁
班集饰
同学歌
班级真美好
人多智广
友谊
今天我是值日生
文具盒
我有很多好朋友
主题八 孝敬惑恩
弘扬传统
百善孝为先
孝
感恩老人
长大-孝敬
爸爸妈妈
老师是妈妈
小明星
劳动歌
我当家
新书包
学做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它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又与社会建设和现代文明水乳交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应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在全国人民中培育和弘扬,特别要注重从少年儿童抓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和2014年六一儿童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入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和实践要求,对年轻一代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鲜明号召,提出了记着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殷切希望,指出了年轻一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做出了具体部署。
一是改革学校育人模式。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德育规律性,积极构建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全面育人的立体化德育体系。不仅突出直接德育,也要体现间接德育,不仅突出显性德育,也要重视隐性德育。引导学生从课上走到课下,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思想认知到亲身体验,从亲身的实践体验逐步内化为受益终身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自觉。
二是改革德育治理结构。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加强督导检查,将德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综合督导和责任区督学工作范畴,夯实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等各项保障。突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在学生道德培养、特殊群体关爱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构建新型家校关系,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手段及时沟通,进行新型家访,互相配合,互通有无,共同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是改革德育方式方法。突出实效性导向,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循序渐进、注重因材施教,润物细无声,真正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强调知行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在课程育人上,突出“渗透融合”,改变单纯传授知识、说教的方式,推进学科统筹,发挥各学科综合育人功能。在实践育人上,提倡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到社会大课堂中接受锻炼,强化实际行动,作为对道德认知的补充,完善机制。在文化育人上,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童谣是少年儿童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文学形式。优秀童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是广大少年儿童励志成长的好伙伴、文明道德的播种机。传唱优秀童谣,让少年儿童在活动中自我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是传承文明、传播快乐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强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