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为《澳门日报》专栏作者。这本散文集辑录其十数年来为澳门报章、杂志所撰写之专栏文字,写旅游所见,看电影所得,读书、听音乐所感……,人到中年,作为女性,她对爱情也有一番自己的解读。 自诩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充满好奇心,常常为身边的事物莫名地激动。文如其人,时而锋利冷静,时而热烈温柔,符合双子座的双重个性。 全书分读书笔记、影评、艺术、旅行笔记、感情、回忆、杂记等几部分,以轻松的笔调,与读者分享作者人生中没有错过的阳光。
自明末以来,澳门作为中外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逐渐发展出具有独特色彩的文化形态。特别是现代以后,无论是澳门本地的华文写作、土生葡人作家的葡文作品,还是中国大陆作家关于澳门的作品,都呈现出澳门社会和文化中外交融的特质,构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很独特的一翼。澳门回归后,伴随着澳门经济快速发展,当代澳门文学也进入蓬勃发展期。为总结澳门文学多年来的创作成果、系统整理澳门优秀的文学作品、推动澳门文学更加繁荣发展,同时为向2014年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献礼,我社与澳门基金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共同陆续推出“澳门文学丛书”。这套丛书约四十种,体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评论等,涵盖当今澳门文坛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忠实反映澳门文学的全貌。
总 序
王蒙
值此“澳门文学丛书”出版之际,我不由想起1997年3月至2013年4月之间,对澳门的几次造访。在这几次访问中,从街边散步到社团座谈,从文化广场到大学讲堂,我遇见的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我置身于其中的文学气氛越来越浓,我被问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越来越集中于澳门文学的建设上来。这让我强烈地感觉到:澳门文学正在走向自觉,一个澳门人自己的文学时代即将到来。
事实确乎如此。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在内的“澳门文学丛书”,经过广泛征集、精心筛选,目前收纳了多达四十八部著作,暂分两批出版。这一批数量可观的文本,
总 序
王蒙
值此“澳门文学丛书”出版之际,我不由想起1997年3月至2013年4月之间,对澳门的几次造访。在这几次访问中,从街边散步到社团座谈,从文化广场到大学讲堂,我遇见的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我置身于其中的文学气氛越来越浓,我被问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越来越集中于澳门文学的建设上来。这让我强烈地感觉到:澳门文学正在走向自觉,一个澳门人自己的文学时代即将到来。
事实确乎如此。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在内的“澳门文学丛书”,经过广泛征集、精心筛选,目前收纳了多达四十八部著作,暂分两批出版。这一批数量可观的文本,是文学对当代澳门的真情观照,是老中青三代写作人奋力开拓并自我证明的丰硕成果。由此,我们欣喜地发现,一块与澳门人语言、生命和精神紧密结合的文学高地,正一步一步地隆起。
在澳门,有一群为数不少的写作人,他们不慕荣利,不怕寂寞,在沉重的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心甘情愿地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学书写。这种纯业余的写作方式,完全是出于一种兴趣,一种热爱,一种诗意追求的精神需要。惟其如此,他们的笔触是自由的,体现着一种充分的主体性;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于社会人生和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是恳切的,流淌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澳门众多的写作人,就这样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这情形呼应着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在物欲喧嚣、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在视听信息量极大的网络、多媒体面前,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并没有被取代,即便是在博彩业特别兴旺发达的澳门小城。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一个民族的精神史;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品位和素质,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和胸襟。我们写作人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碎片化、一味搞笑、肆意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在我们的心目中,应该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陆游、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蒲松龄;应该有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马尔克斯、艾略特、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他们才是我们写作人努力学习,并奋力追赶和超越的标杆。澳门文学成长的过程中,正不断地透露出这种勇气和追求,这让我对她的健康发展,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毋庸讳言,澳门文学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或许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正如鲁迅所说,幼稚并不可怕,不腐败就好。澳门的朋友——尤其年轻的朋友要沉得住气,静下心来,默默耕耘,日将月就,在持续的辛劳付出中,去实现走向世界的过程。从“澳门文学丛书”看,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真应该感谢“澳门文学丛书”的策划者、编辑者和出版者,他们为澳门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建设,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是为序。
2014.06.06
赵阳,出生于上海,八十年代移居澳门。父亲是新加坡出生、马来西亚长大的江苏籍华侨,母亲是重庆出生、南京长大的山西洪洞人。 九十年代中开始,以笔名“谷雨”在《澳门日报》发表散文,后成为《澳门日报》专栏作者,并于杂志报刊发表散文及诗作。出版散文集《梦里听风》(澳门日报出版社)、散文合集《美丽街》(澳门日报出版社)、《澳门女作家散文精选》(珠海出版社)。澳门艺术博物馆编辑,编辑出版艺术类图书近百册。 爱看闲书,喜欢音乐、电影、旅行、美食,对于逛博物馆、市场及陌生小村小巷有着同等的热情。超级明信片控,典型双子座,非典型佛教徒。相信前世今生,相信人生如梦幻泡影,也相信,此生与我们有缘的人,在时间的无垠的长河里,终能重逢。
目 录
一 读书琐记
不念我心随秋行—— 歌人和泉式部 . 003
叠袖而眠 . 004
女人的得意 . 007
美女与大叔 . 009
水涨池深 . 011
太阳之西的孤独 . 013
花事 . 015
平静生活 . 017
目 录
一 读书琐记
不念我心随秋行—— 歌人和泉式部 . 003
叠袖而眠 . 004
女人的得意 . 007
美女与大叔 . 009
水涨池深 . 011
太阳之西的孤独 . 013
花事 . 015
平静生活 . 017
德拉克罗瓦日记 . 019
回归土地 . 021
是爱情,或是风 . 023
乾坤特重我头轻 . 026
飞花老去的模样 . 028
娥眉 . 030
诗人的情人 . 032
我们永远在一起好吗?. 034
谁人合眼想平生? . 037
西湖画稿 . 039
说云 . 041
翅膀下的风 . 043
歌德的情人 . 045
静夜里错过的美 . 047
不知天地外,更有几人愁? . 049
人生三恨 . 051
失落的灵魂 . 053
二 光影之间
前世是谁 . 057
老虎没回头 . 059
黑格尔讲《 西游记 》?. 061
爱情的救赎 . 063
你们为什么死了?. 065
爱情大敌 . 067
黑暗骑士 . 069
金陵十三钗 . 071
六十五岁,爱情又来了!. 073
恋上你的皮相 . 076
慢慢错过的青春 . 078
激情澎湃的烂片 . 082
郑萍如与王佳芝 . 084
总有一些东西可以永恒 . 086
谁更需要救赎 . 088
“80后”的爱情故事 . 091
在时光的某一处 . 093
手巾里的花瓣 . 095
希望能吹起柔柔的西风 . 097
三 且听且看
怕流水年华春去渺 . 101
第十五号展品 . 103
莲想 . 105
心灵驿站 . 107
胡扯艺术 . 109
长日香风细细吹—— 瓷器上的诗 . 111
寻找澳门 . 113
山水如歌 . 115
黑白异境 . 117
一花一世界—— 李德胜的花鸟画 . 119
至人无法 . 121
宝刀盼上短辕车 . 123
宝玉的新衣 . 125
记忆中的蔡琴 . 127
在歌声里虚度年华 . 129
没有错过的阳光 . 131
美哉!杜丽娘 . 133
阳光下的季节 . 135
再见Michael!. 137
那个烧死的叔叔又活了 . 139
四 在路上
行百里路 . 143
Cristina —— 双牙之旅之一 . 145
沙滩上的“救生圈”—— 双牙之旅之三 . 147
波尔图 —— 双牙之旅之五 . 149
从里斯本到马德里 —— 双牙之旅之六 . 151
婚姻之城奥比杜斯 . 154
罗滕堡的Karin . 156
夜宿格林德瓦 —— 瑞士行之一 . 160
格林德瓦的旅舍 —— 瑞士行之二 . 162
在瑞士看环保 —— 瑞士行之五 . 164
弹钢琴的日本女孩 —— 瑞士行之四 . 166
拉雪兹神甫公墓 —— 巴黎流水账之二 . 168
魔鬼眼 —— 土耳其记之一 . 170
土耳其浴 —— 土耳其记之二 . 172
洞穴酒店 —— 土耳其记之三 . 175
梅花山记 . 177
金陵王气 . 179
雨声灯影秦淮河 . 181
湖山此地曾埋玉 . 183
东土古刹 . 185
天台山记 . 187
草原之夜 . 189
乌鲁木齐的味道 . 191
广元千佛崖记 . 193
郭大寨的回忆 . 195
郭大寨的星空 . 197
浮生半日阳澄湖 . 199
行囊 . 201
五 如是我闻
前世今生 . 205
生命轮回 . 208
报仇的故事 . 211
前世 . 213
身心自在 . 215
心安平安 . 217
我们都是回收站 . 219
回家见佛 . 221
石头和尚的心药方 . 223
烧不熟的铁茄子 . 225
吃素?. 227
桂枝 . 229
托梦的乌龟 . 231
一期一会 . 233
散聚 . 235
六 朝花夕拾
蜜麻托 . 239
汤婆子 . 241
石榴殷红 . 243
露天电影 . 245
窗外的风景 . 247
油煎饼和海棠糕 . 249
三色旗下的初恋 . 251
母亲的往事 . 253
端午节的回忆 . 255
一起吃过的日子 . 257
照片里的故乡 . 259
跟往事干杯 . 261
饥馑岁月 . 263
摇蒲扇的幸福时光 . 265
七 很短的爱情
爱情五等论 . 269
多情与绝情 . 271
比浪漫 . 273
若只如初见 . 276
爱情就像洗脚水?. 278
请勿送回 . 280
从喋喋不休讲起 . 282
旧情人 . 284
卿若有情 . 286
一天一妻制?. 288
八 雪泥鸿爪
短故事 . 293
两张明信片 . 295
随记三则 . 297
歌歌 . 299
喝奶熊 . 301
由反穿袜想到的 . 303
慨离巢 . 305
A Walking Shadow . 307
一八○四年的恐怖分子 . 309
女人三十八 . 311
女人四十 . 313
The Queen of the Universe . 315
一点点赘肉别紧张 . 317
去年夏天的歌 . 319
写自台北 . 321
总有人在等你 . 323
十年前的信 . 325
春天的随笔 . 327
漂流本 . 329
明信片 . 331
惟不忘相思 —— 歌词诗词台词的故事( 一 ). 333
如果我变成回忆 —— 歌词诗词台词的故事( 二 ). 335
风和狗的救命之恩 . 337
生死何事 . 339
数码时代 . 341
初春试笔 . 343
不念我心随秋行
——歌人和泉式部
般般身后事,
只盼再相逢。
漫漫黄泉路,
也堪忆我胸。
——和泉式部
去年回上海过春节时,买到一本《 小仓百人一首 》日本古典和歌集。
所谓的“和歌”是日本诗的一种,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日本最初的诗都是用汉字写成的。日本民族叫“大和民族”,而诗可用来吟唱,故名“和歌”。
这本和歌集收的和歌并不多,但因为收录了清少纳言、紫式部及和泉式部的和歌,终于还是忍不住带了一本回家。
紫式部与清少纳言的盛名自不必说。而日本平安王朝时期的宫廷才女和泉式部的爱情故事,也因很悲伤而常被人提起。
文首所录的和歌,是和泉式部晩年病重时所作。生命将尽之时,她想见的是曾被她背叛的丈夫。
和泉式部在年轻时,为了爱情,背叛了结发之夫橘道贞,她的父亲气得和她断绝了关系。她先是和尊亲王相恋,后来尊亲王病殁。不到一年,她因为招架不住比她年轻七岁的敦道亲王( 尊亲王的弟弟 )的追求,成了敦道亲王的情人。那时,她三十岁,敦道亲王才二十三岁。
年轻的敦道亲王在与她热恋之后,终有倦怠。这也罢了,又因和泉式部和歌写得很出名,遂令其为自己的另一个情人写诗。很难想象,一个在爱情里的女人,要为自己爱的男人写追求另一个女人的诗是何心情。
她替爱人为那个女人提笔写下了“惜别泪中留倩影,不念我心随秋行”这样的句子。
失恋的她,面对京都夏夜的流萤,吟诵着“流萤池上舞,愁绪绕胸襟。逸散飞身外,依稀点点魂”。
和泉式部爱的两个男人——敦道亲王和尊亲王都很短命,都没有活过三十岁。
一生的爱情结束在很年轻的时候。以后的岁月,孤独的女人只能吟唱“迢迢夜路何茫然,遥见明月照山巅”。
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抛弃一切的女人差不多是在赌博。像劳伦斯夫人那样的异类可以在抛下丈夫、孩子后,和比自己年轻很多的男人厮守到老,几率简直等于零。
更多的,是和泉式部这样的女子。爱情在绽放时,是美丽的,可是,就连短命的男人都很快厌倦了,谁还能指望长命百岁的男人不变心!
叠袖而眠
像冬天一样的清明节,无墓可扫,没事可干。事实上,是有事可干的,还是很重要的事——把论文写完。但是,这样阴冷的日子,该干的都不想干,加上突然而至的低烧和胃痛,把人留在了床上,还是看书最能打发日子。
看看书,想想令人眷恋的往事。这本《 枕草子 》里,清少纳言最眷恋的往事是这样几个:
发现夹在书本里的二蓝和葡萄色的布头碎片。
阴雨落寞之日,翻出当年曾经喜欢过的人的书信。
枯萎了的蜀葵。
去年夏天的团扇。
月明之夜。( 译者于雷说,这是指月下忆相知。 )
还有一条,最好看,叫“叠袖而眠”。
什么叫叠袖而眠呢?译者解释说,叠袖,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如果叠袖睡眠,就有可能梦见意中人。
最眷恋的往事,不就是和爱着的人一起走过的那些往事吗?曾经的清晨,曾经的月夜,曾经的十指紧扣,曾经的相濡以沫,他的眼睛,她的手指,他的嘴唇,她的恣意的吻……
在阴雨落寞之日,翻出当年喜欢过的人的书信,片言只语,还会温暖这随阴雨而来的落寞吗?那些飘雪结冰的日子,打不开的车门,那只一直放在计算机旁,甘甜的苹果,那句“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点想你”。的最初的坦白,都还好好地在这些信里藏着吗?到得夜晚,再叠袖而眠,白天翻看过的那些相爱的字句,记忆里那些美好的片断,会不会化成纷纷蝴蝶,在你的梦里翩翩起舞。如果可以梦见爱人,今夜,你会不会也选择叠袖而眠?
《 枕草子 》里有一段写冬天最冷的时候:
还是最冷的时候,和情人蒙头睡在被窝里。忽听钟声响起,仿佛来自什么物体的深处。令人惊奇。
鸡叫的声音。起初是将嘴插进羽毛里鸣叫,叫声仿佛很重,很远。及至二遍鸡叫、三遍鸡叫,随着次数增加,那啼声听起来又好像仅在院庭。很开心。
清少纳言一生结过三次婚,她应该在爱情里有过很多的体验。今天看她的文字,想象那一生里,和相爱的人在被窝里相拥听钟声响起,听鸡叫的变化,能有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