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技术的融合应用,系统呈现理论、工具与实践的完整体系。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发展历程。第2章解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基础,涵盖硬件系统、网络技术、智能芯片及前沿应用,揭示技术底层逻辑。第3章结合教育场景,配套案例详解WPS办公软件实操技能。第4章围绕信息化教学资源获取与工具应用,强调资源整合与创新设计。第5章聚焦教学设计与实施,融入BOPPPS模型与AI技术应用策略。第6章以微课制作为主题,结合具体学科案例展示技术落地路径。本书以跨学科融合为核心,打破传统学科边界,将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知识有机整合,培养学生多维度思维能力。采用项目式学习与案例教学法,通过AI辅助教学工具的应用和实践,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技能。同时,课程紧跟技术前沿,实时更新AIGC、DeepSeek等新兴内容,确保学生接触行业知识。
以跨学科融合为核心,涵盖AI基础技术、教育学基础,专为师范类专业学生量身定制。
前 言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人工智能作为关键驱动
力,正深度重塑教育生态。从智能教学工具迭代,再到个性
化学习模式构建,教育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已成为推动教
育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为助力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适配智
能教育新生态,培养兼具教育理念与 AI 技术应用能力的复
合型人才,特此编写本书。
本书面向教育从业者、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及对智能教
育技术感兴趣的爱好者,在编写风格上秉持通俗易懂、实操
导向原则。本书旨在帮助教师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技术,
提升数字化教学与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教育实践中,
利用 AI 工具实现个性化教学、精准化评估,推动教育高质
量发展。内容体系从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破题,串联计算机与
人工智能基础、WPS 办公软件教育场景应用、信息化教学
资源挖掘与工具使用、多元教学设计实施(课堂、在线、混
合式)与微课制作全流程,系统呈现教育技术与 AI 融合的
知识脉络。既阐释智能教育底层逻辑,又聚焦实操技能传授,
适配32 到48 学时的教学安排,教师可依教学需求,灵活选
取章节组合授课,助力读者打通“理论认知—技术应用—教
学实践”链路。
本书编写过程汇聚多位教育技术领域教师的智慧。第1
章由袁海铭执笔,解析教育技术概念与AI 时代教师能力新
要求;第2 章范文星主笔,夯实计算机与AI 技术基础;第3
Rjszw.indd 1
2025/8/22 14:09:51
人工智能教育技术通识教程
II
章由车庆首编写,聚焦 WPS 办公软件教育场景实用功能;第4 章由胡瑞娇梳理信息化
教学资源与工具;第5 章由林丽萍编写,深耕教学设计与实施;第6 章由周波解析微课
制作精髓,全书经反复统筹打磨。编写期间,团队克服内容整合、技术迭代适配等挑战,
终成体系。
因学识、时间所限,书中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前沿拓展、复杂场景深度适配或有
不足,盼读者不吝指正,我们将虚心吸纳建议,持续优化内容。
周波
2025 年6 月
周波,副教授,文山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领域,著有《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推动产教融合与学科创新。
目 录
第1 章教育技术概述 1
1.1 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1
1.1.1 教育技术的定义.
2
1.1.2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3
1.1.3 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
5
1.1.4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8
1.2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教学能力 . 12
1.2.1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12
1.2.2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 14
1.3 课后习题 . 19
第2 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基础 20
2.1 计算机概述 21
2.1.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21
2.1.2 计算机的分类和特点 22
2.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与未来发展 23
2.2 计算机系统 25
2.2.1 硬件系统 25
2.2.2 软件系统 28
2.3 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 30
2.3.1 计算机网络基础 30
Rjszw.indd 3
2025/8/22 14:09:51
人工智能教育技术通识教程
IV
2.3.2 因特网的基础与应用 32
2.3.3 计算机网络安全 36
2.4 人工智能技术基础 38
2.4.1 人工智能概述与发展 38
2.4.2 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 39
2.4.3 人工智能的前沿应用 45
2.5 课后习题 . 48
第3 章 WPS 办公软件教育应用基础 50
3.1 WPS 文字 51
3.1.1 WPS 基本操作 . 51
3.1.2 文档格式化. 52
3.1.3 教育特色功能应用. 59
3.2 WPS 表格 60
3.2.1 WPS 基本操作 . 60
3.2.2 数据处理与公式函数 61
3.2.3 数据可视化. 65
3.3 WPS 演示 66
3.3.1 WPS 基本操作 . 66
3.3.2 课件设计基础 66
3.3.3 幻灯片设计与美化. 70
3.3.4 幻灯片的放映与录制技巧. 72
3.4 课后习题 . 73
第4 章信息化教学资源与工具 75
4.1 信息化教学资源概述 75
4.1.1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 75
4.1.2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76
4.2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 . 79
4.2.1 官方与平台资源获取. 79
4.2.2 在线课程与开放教育资源. 79
4.2.3 专业素材与工具资源 80
4.2.4 文献与学术资源 80
Rjszw.indd 4 2025/8/22 14:09:51
目 录
V
4.2.5 社交与社区资源 80
4.3 信息化教学工具 . 80
4.3.1 搜索引擎工具 81
4.3.2 学术搜索 87
4.3.3 思维导图工具 91
4.3.4 图像处理工具 92
4.3.5 SmoothDraw 工具 94
4.3.6 视频处理工具 97
4.3.7 课件制作工具. 100
4.3.8 希沃电子白板工具 104
4.3.9 AIGC 工具 122
4.4 课后习题 137
第5 章教学设计与实施 139
5.1 教学设计概述 140
5.1.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140
5.1.2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141
5.1.3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144
5.2 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153
5.2.1 课堂教学概述. 154
5.2.2 课堂教学的流程设计. 154
5.2.3 课堂教学的实施案例. 155
5.3 在线教学设计与实施 158
5.3.1 在线教学概述. 159
5.3.2 在线教学的流程设计. 160
5.3.3 在线教学的实施案例. 160
5.4 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164
5.4.1 混合式教学的流程设计 164
5.4.2 混合式教学设计案例. 165
5.5 课后习题 168
第6 章微课制作 170
6.1 微课的本质 . 170
Rjszw.indd 5 2025/8/22 14:09:51
人工智能教育技术通识教程
VI
6.2 微课制作的工具 170
6.2.1 用DeepSeek 生成脚本 . 171
6.2.2 用即梦AI 生成图片 171
6.2.3 用TTSMAKER 生成配音 172
6.2.4 用剪映生成微课 173
6.2.5 导出微课 174
6.3 课后习题 174
参考文献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