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亲笔书写少年时代,解读她所有作品的基因库!
《金锁记》的曹七巧和长安身上有琵琶的后母荣珠的影子;《茉莉香片》聂传庆的形象俨然脱胎自琵琶的弟弟陵,聂传庆的家庭便是琵琶和陵的家庭。《雷峰塔》是张爱玲创作的基因库,是解读张爱玲的元文本。
全XIN改版,精装设计!常玉画作 记忆拼贴!
常玉的两张花卉画作与《雷峰塔》和《易经》分别对应。《雷峰塔》的封面是罩在玻璃瓶里的各色花朵,女性们被禁锢在雷峰塔中,意象类似西尔维亚·普拉斯《钟形罩》。封面整体采用拼贴设计,寓意张爱玲远离故土、回望童年的记忆拼图,其中英文部分系英文小说打字稿。
雷峰塔下的女性群像,DI一代出走的娜拉!
母亲杨露和姑姑珊瑚是DI一代出走的娜拉,她们是留洋归来、思想新潮的新女性,给琵琶带来了启发式的精神冲击。后母荣珠虽是恶人形象,但其实也是封建思想和父权压迫的受害者。保母何干是吃苦耐劳、精明能干的女性……她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较量着。
有毒的原生家庭,深刻的童年创伤。
张爱玲笔下的童年中,无一完人。母亲杨露常常缺席,又时常犀利毒舌;父亲懦弱无能,接连出轨;继母阴鸷狠毒,刻意将肺病传染给弟弟……张爱玲对人性幽微洞察,狠辣细腻地刻画出家人之间的暗黑现实。
民国版《红楼梦》,道尽身世谜团、家族荣枯!
是那个凋零、惨败的家,喂养了她,也囚禁了她。始终,她都在挣不脱的家族记忆之塔攀附、回旋、无止无休。
张爱玲(19201995)
中国现代作家。祖籍河北丰润,1920年9月生于上海,1995年9月逝于美国洛杉矶。
张爱玲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又接受了良好的西式教育,从而形成中西兼备的文学视野。她的作品多着眼于普通人的命运,洞察人性的幽微,又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写出了大变动时代下的众生相,意象丰富,Du创了一种苍凉的文学笔法,在承续中国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