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可以跨越时空,成为精神对话的基石。
本书是赵柏田的文学评论集。从威廉·福克纳的怜悯与愤怒,到阿尔贝·加缪对荒谬的反抗;从马塞尔·普鲁斯特绵长的记忆,到克莱尔·吉根挥之不去的蓝色;从埃德蒙·威尔逊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通信,到弗吉尼亚·伍尔夫与梅纳德·凯恩斯的友谊……《共识的必要》里,赵柏田以私人阅读脉络为引,带领我们穿越世界文学的星丛,开启一段深度漫游。
权威作者 经典重读 大众共鸣
- 作者赵柏田为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家、思想史学者,学术背景深厚,作品兼具文学性与思想性。代表作《南华录》等已积累高口碑读者群。书稿中的篇章大部分都在公众号、报纸、杂志等平台发表过,有一定的讨论度。
- 聚焦福克纳、加缪、普鲁斯特等世界级文豪,吸引经典文学爱好者和学术研究者;同时涵盖《邻人之妻》《拉德茨基进行曲》等多元作品,满足读者对冷门经典 热门IP的双重兴趣。
- 打破文学评论的学术门槛,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以一个个小篇章架构全文,以故事化叙述串联文本分析,增强阅读趣味。
- 非虚构写作热潮持续,读者对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的内容需求上升,共识主题暗合社会对多元价值对话的期待,易引发情感共鸣。
赵柏田
当代作家、学者,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家。著述七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赫德的情人》《买办的女儿》《南华录: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岩中花树: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江南文人》,以及中国往事三部曲(《枪炮与货币:民国金融家沉浮录》《月照青苔:20世纪南方文人生活小史》《民初气象:变乱之年的暴力、阴谋与爱情》)等二十余种,获第十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2015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奖等奖项。
犹在镜中
怜悯与愤怒 /003
地中海的阳光 /022
共识的必要
黄金之国消亡史 /037
一支安魂曲 /053
回之以凝视 /063
黑暗中缓慢摸索 /072
在纸和墨水的暴风雨中
历史、 小说、 电影三重叙事下的一个故事 /087
长灯短檠
何谓理想生活 /109
诗的悲伤与散文的理智 /141
紧时间的缆绳 /157
幽灵随处流转 /175
两个热爱小说和蝴蝶的男子 /190
小说家感谢福楼拜, 当如诗人感谢春天 /208
林中小路
去波兰读米沃什 /223
我与多克特罗 /245
平凡永恒之女性 /255
一次旅行: 从海明威到尤瑟纳尔 /264
致薇依的四封信 /275
跋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