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跨族群语境下土家族三棒鼓文化身份转型研究
在中国历史上,受民族迁徙、政治制度变迁、族群文化交互等因素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众多同源、跨族群艺术品种,这些艺术品种经过与本土文化的不断整合与转型,逐渐发展形成了适合于当下社会且多元化的新型文化身份。土家族三棒鼓源于汉族花鼓,明清时期传入土家族地区,受本土“地方性知识”的影响,经重构演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说唱为主,锣鼓伴奏为辅,兼有抛刀杂耍表演的民间曲艺形式。本文聚焦我国当下跨族群、多元化的文化背景,遵循现代化转型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三棒鼓曲种文化身份的转型与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家族三棒鼓曲种的音乐结构形态、传承模型及本土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探寻当代湘鄂西地区土家族三棒鼓文化身份传入-融合一再造-转型-认同的发展规律。土家族三棒鼓是建立在共同的起源或共享特点认知基础之上的,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其原有文化身份并未被淡化或消失,相反,它被重新定义和构建,身份标识愈发明显。本文考察了因三棒鼓跨族群、双重语境的泛化而导致的土家族“三棒鼓”一源两族多重身份特征,阐明土家族“三棒鼓”曲种及其文化身份的嬗变与转型过程,探究土家族艺人运用“地方性知识”对其文化身份的重构现象及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
你还可能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