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 碳达峰" 与 碳中和" 目标 , 我国持续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 , 努力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光伏因其具有零排放和可再生优势 , 被 认为是实现 能源经济环境 " 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然而 , 我国光伏发展面临着政策设计不完善 、供应链决策不科学等主要问题 。本 书基于实际光伏供应链结构 , 选取政府 、光伏承建商 、电力企业和居民为 主要研究对象 , 将相关光伏政策分为补贴政策与惩罚政策 。进而按照时间 顺序展开 , 首先从光伏正向投资周期视角出发 , 分别研究了政策补贴或政 策惩罚对居民和电力企业最优策略选择的影响 ; 其次从光伏逆向回收周期 视角 , 探讨了废旧光伏回收过程中政策补贴对最优决策的影响 。本书以博 弈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为基础 , 通过构建政策干预下的光伏供应链重复博弈 模型 , 分析了决策者的中长期博弈行为 , 从社会福利和投资人收益角度探 讨了光伏政策对供应链中长期决策的影响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以及创新 性工作如下:
1.本书在考虑居民的异质性光照时长下 , 研究了政策补贴居民视角下 的光伏供应链策略选择 , 对比了上网电价政策和退税政策补贴对居民收益、 光伏承建商利润的影响 , 给出政策最优实施策略 。在上网电价政策干预下 , 构建了光伏供应链重复博弈模型 , 识别出决策者的保守与激进决策行为及 其对应阈值 。与已有文献结论不同 , 本书发现决策者自身的中长期平均收 益可能因他人激进的决策行为而增加。
2.本书在考虑电力企业的风险厌恶偏好和光伏发电间歇性下 , 探讨了度电补贴政策对电力企业和光伏承建商决策的影响 , 计算出光伏材料成本 参数阈值 , 研究了风险规避偏好对电力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 。基于实际数 据给出了各决策者的中长期博弈策略演化路径 , 证实了现实中补贴政策出 现退坡现象的合理性 。此外 , 将模型扩展至考虑弃光情形 , 研究发现弃光 会抑制光伏投资量 、导致光伏定价降低 , 并迫使度电补贴水平升高。
3.本书在考虑电力企业的火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双能源竞争下 , 构建了 政府光伏承建商电力企业" 短期博弈模型 , 对比了实施与不实施配额 制政策情形下各决策者的收益 , 给出不同情形下的最优策略选择建议 。探 讨了供应链成员的中长期光伏动态定价与投资策略 , 揭示了不同决策行为 对中长期收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 , 在政策实施阻力较小时政府应尽快提升 光伏发电配额比例 ; 此时电力企业即使无法完成规定的配额要求 , 也应增 加光伏投资安装量。
4.本书在考虑光伏间歇性与光伏板衰减共同作用下 , 构建了废旧光伏 回收供应链短期博弈模型 , 对比了实施与不实施研发补贴政策对光伏回收 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 研究了研发补贴对回收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实施效果。 基于有限理性假设 , 研究了决策者中长期决策行为对平均收益的影响 。结 果表明 , 光伏投资人对风险厌恶的提升会降低光伏承建商对回收技术研发 的积极性 , 并降低回收价格。
最后 , 我要感谢每一位即将翻开这本书的读者 , 是你们的热情和好奇 心 , 让这一切努力变得有意义 。我期待着与你们在书页间相遇 , 共同开启 一段探索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