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梳理了过去近20年在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保护、监测和治理等方面的成果,从水文、地质、土壤、生物等生态要素,生态系统组分,结构与功能,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阐述三峡水库消落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总结三峡消落区的管理成效。同时,形成针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保护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基本认识,提出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对策。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绪论 1
一、水库消落区成因及功能 1
二、全球消落区概况 2
三、消落区存在的问题 2
四、消落区保护及治理意义 3
五、本书内容 5
上篇 三峡水库消落区概况
第一章 三峡工程及三峡水库消落区 9
第一节 三峡工程 9
一、三峡工程建设背景 9
二、三峡工程概况 9
三、兴建三峡工程的意义 10
第二节 三峡水库消落区 11
一、三峡水库消落区形成过程 11
二、三峡水库消落区基本特征 13
第二章 三峡水库消落区的基本现状 15
第一节 消落区的范围 15
第二节 消落区的自然现状 16
一、消落区的空间分布 16
二、消落区的出露特征 16
三、消落区的面积和长度特征 18
第三节 消落区的人类活动 23
一、对消落区的开发利用活动 23
二、对消落区的干扰活动 27
第三章 三峡水库消落区的保护与管理 31
第一节 三峡水库消落区保护与管理机制和政策 31
一、三峡水库消落区保护与管理工作机制 31
二、三峡水库消落区保护与管理政策 32
第二节 消落区保护与管理方法措施 35
一、项目和资金支持 36
二、生态修复措施 36
三、工程治理措施 38
四、移民和宣传教育措施 39
第三节 现有保护与管理政策和措施下取得的成效 39
一、提升了生态系统稳定性 40
二、保障了岸线安全 41
三、改善了环境质量 42
四、增强了公众观念意识 43
中篇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状况
第四章 三峡水库消落区气象水文状况 47
第一节 三峡水库气象特征 47
一、降雨量 47
二、气温 48
三、相对湿度 50
四、日照时数 51
第二节 三峡水库水文特征 52
一、三峡水库水沙特性 52
二、三峡水库水沙关系 63
三、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特征 65
第三节 三峡水库消落区水文动态特征 67
一、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变化 67
二、三峡水库干流沿程河段水文动态变化 68
第五章 三峡水库消落区地质环境状况 78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 78
一、区域构造演化简史 78
二、地形地貌 78
第二节 消落区地质特征 80
一、消落区地质背景 80
二、水文过程对消落区地质的影响 82
第三节 地质灾害 83
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状况 83
二、消落区地质灾害状况 85
三、消落区岩体劣化状况 91
四、消落区地质灾害形成原因 94
五、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95
第六章 三峡水库消落区土壤环境状况 97
第一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97
第二节 土壤特征 100
一、土壤物理性质 100
二、土壤化学性质 103
三、土壤微生物 107
第三节 土壤侵蚀与泥沙淤积 125
第七章 三峡水库消落区动植物状况 130
第一节 植物状况 130
一、植物组成现状 130
二、植物分布特征 132
三、植物对干湿交替环境的响应特征 141
四、外来入侵植物特征 150
第二节 动物状况 167
一、陆生无脊椎动物 167
二、两栖动物 168
三、鱼类 170
四、鸟类 171
五、病媒生物 173
第八章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组分、结构与功能 176
第一节 消落区生态系统组分特征 176
一、消落区的生产者 176
二、消落区的主要消费者 182
三、消落区的分解者 185
第二节 消落区生态系统结构特征 187
一、消落区生态系统独特的垂直结构 187
二、消落区生态系统的生物结构已呈现出食物链基本特征 190
三、消落区生态系统结构具有显著动态性 191
四、消落区生态系统结构的自我维持能力 193
第三节 消落区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 194
一、生物多样性的支持功能 194
二、缓冲功能 195
三、水文调节功能 195
四、营养循环与水质净化功能 195
五、土壤保护与洪水调蓄功能 196
六、消落区生态系统功能的脆弱性与自愈能力 196
七、景观与休闲娱乐服务 196
第九章 三峡水库消落区环境污染状况 199
第一节 三峡水库消落区水环境 199
一、三峡水库水环境概况 199
二、缓流区水环境特征 205
三、三峡水库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13
四、三峡水库消落区对水环境健康的影响 215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状况 216
一、固废种类、数量与分布 216
二、固废对消落区环境的影响 219
第三节 土壤污染状况 220
一、消落区土壤重金属状况 220
二、消落区新型污染物状况 224
下篇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认识及展望
第十章 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与保护的认知及生态环境基本认识 231
第一节 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与保护的认知 231
一、政策法规基本符合干湿交替河岸带生态环境特征 231
二、已有保护与治理措施基本符合消落区特征,但需加强考虑生态系统演变规律 231
三、消落区管理基本到位,未来的管理要坚持科学性并加大监管力度 232
第二节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基本认识 232
一、周期性干湿交替促进岩体劣化,但地质稳定性趋于新的平衡 232
二、土壤质量受水位波动影响较大,时空差异显著 233
三、土壤侵蚀与泥沙淤积动态变化过程复杂、空间分异明显 233
四、水位涨落改变消落区植物群落结构,消落区仍处于演替初级阶段 233
五、消落区植物群落构建存在“分层现象”,生态修复应因地制宜 234
六、消落区动物栖息地环境改变,动物群落结构趋于单一 234
七、消落区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总体较好 234
八、消落区存在一定的人类活动,但强度总体较弱 235
第十一章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对策及展望 236
第一节 基本思想及原则 236
一、基本思想 236
二、基本原则 236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对策 237
第三节 展望 239
一、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239
二、统筹高水平保护与治理,推进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 240
三、高起点谋划与规划布局,擘画三峡水库消落区保护与治理蓝图 240
参考文献 242
附表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