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BANI时代中小学生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撰写。书中主要探讨了“为什么教育越来越难”“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急需的变革”“父母到底怎样才能影响到孩子”等问题。书中把孩子成长的过程比作“生物运动”,就像农业一样有“时令”,探讨了不同阶段应该侧重培养孩子的什么素质以及怎样去培养。同时本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阐释了新颖而实用的心理补偿机制。另外,本书还针对当前青少年的两大问题——“佛系”“拖延症”,分析了问题背后的深刻原因,并且给出了可操作的解决办法。最后,本书分析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给家长们提供了实用可行的问题解决建议。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北京凯文睿信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总经理 2016-2018
北京海淀凯文学校 校长 2019-中小学教育与学校管理李永远 《SAT真词一本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 编著
李永远 《新SAT真词一本通》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年 编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小初分会副理事长
海淀四季青学区学区委员
目录
前言 BANI时代需要有智慧的韧性 i
第一章 教育为什么越来越难
教育的大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3
教育的对象——孩子发生了哪些变化? 7
再论教育的长期培养目标 9
第二章 父母需要新的“唤醒”方式
可怜天下父母心 19
当“爱”已成压力 20
血缘与照顾抵不过精神层面的共鸣 22
教育影响孩子的方式变了,但许多父母却没有跟上 24
父母在脆弱时的担当是唤醒孩子最好的“良药” 28
父母的动力来自哪里 29
第三章 培养孩子的“时令”
2岁前:父母的爱抚是最好的营养 37
2~6岁:尽情地“玩耍”,尽情地“想象” 38
7~12岁:美妙的学童起步时代 40
13~15岁:“不安的”青春萌芽期 44
16~18岁:青春觉醒期 48
再谈“躁动而可爱”的青春期 52
人生不是线性的 54
第四章 气质与标签
对千百万陌生人的性格/气质分类,是古老而现代的理想 61
静态的“标签” 62
“标签”一旦形成,会出现消极的“自我意识” 65
给别人贴“标签”,其实往往羞辱的不是别人,很可能是自己 69
气质的另一种可能 70
“你”是先天的气质、后天的努力、修养、环境与身份
一起组成的“拼贴画” 73
第五章 社交媒体与“脑腐”
社交媒体的两重“正当”功能 77
为什么“脑腐”会与社交媒体联系在一起? 78
社交媒体正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传播着不实信息 79
社交媒体加剧了分歧和冲突 80
社交媒体加剧着焦虑 84
社交媒体消磨着孩子的耐心 85
社交媒体让人上瘾,时间概念弱化 87
社交媒体让人们的内心更加孤独 88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 89
第六章 积极健康的心理补偿机制什么是心理补偿? 97
补偿机制是如何运行的?什么样的补偿才是积极的? 98
“Wounded Healer”——补偿和转化自己的伤痛最好的方式 110
第七章 走出“佛系”,走进“心流”为什么会“躺平”? 115
如何治愈“躺平”? 121
转出自我,人生更辽阔 126
让孩子感受到学术之美,摆脱“厌学”状态 127
什么是真正的“佛系”? 129
第八章 用对抗“熵增”的思维治愈拖延症顽疾
拖延症背后的原因 133
大多数的拖延症看似是习惯问题,实则是道德问题 136
用对抗“熵增”的方式“挣脱”拖延症 138
用好“马蝇效应”,让自己为“拖延”行为付出
代价而真的感觉到“疼” 140
彻底抽离原来的环境 141
榜样和同伴会为我们跳出“拖延”提供一种无形的力量 142
信任和期望会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143
给“完美主义者”两个清晰而明确的“信号” 145
第九章 AI来临,教育中那些没有被改变的
生命教育在这个时代重要而迫切 153
优雅而健康地应对同伴压力 154
保护好孩子的创造力 156
终身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161
对生活的热爱是所有惊喜的前提 162
理性与善良是“科技向善”的保障 163
后 记 躬身入局,做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再谈教育的功能 167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坚持 168
寂寞是理想主义者的战利品,委屈是理想主义者的试金石 170
参考文献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