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治理 ——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福利效应与机制创新
定 价:168 元
- 作者:朱臻等
- 出版时间:2025/6/1
- ISBN:9787030811752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X321.254.4
- 页码:197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B5
本书在梳理和总结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国内外实践经验基础上,以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例,基于大量翔实的一手实地调查数据和二手统计资料,系统分析了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政策演变所带来的区域生态福利绩效和对微观主体的经济福利效应变化及其影响机制,总结了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机制体制创新与挑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治理机制与政策保障体系。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00-2004 浙江农林大学农学学士;2004-2007 浙江农林大学 管理学硕士 ;2014-2018 南京农业大学 管理学博士2007起 在浙江农林大学任教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在《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Land use policy》、《small scale forestry》、《林业科学》、《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副主编1部。现为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森林生态经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现代乡村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专委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新型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农林经济与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第1章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的理论逻辑 1
1.1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治理的时代背景 1
1.1.1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治理是流域治理的主要理念引领 1
1.1.2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落实流域源头生态治理
的重要载体 2
1.1.3 流域共富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3
1.2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治理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5
1.2.1 概念界定 5
1.2.2 理论基础 11
1.3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治理的内涵特征 27
1.3.1 从原来的分割式生态治理向系统性生态治理转变 27
1.3.2 从原来的单一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向综合福利效应评价转变 27
1.3.3 从人工与自然分割的生态治理向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生态治理转变 28
1.4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治理的研究价值 29
1.4.1 亟须总结源头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治理的生动经验 29
1.4.2 亟须系统评价源头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治理的综合影响 29
1.4.3 亟须完善源头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生态治理机制与相关政策保障 29
第2章 国内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和经验借鉴 31
2.1 国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案例总结与政策梳理 31
2.1.1 国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案例总结 31
2.1.2 国外生态保护修复的制度与政策梳理 34
2.2 国内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案例总结与政策梳理 37
2.2.1 国内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的案例总结 37
2.2.2 国内生态保护修复的制度与政策梳理 57
2.3 国内外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与政策经验借鉴 65
2.3.1 从单一部门治理转向多部门协同治理的生态保护修复 65
2.3.2 从政府为主推动生态保护修复转向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66
2.3.3 从单一化的生态保护修复转向差异化的生态保护修复 66
2.3.4 生态保护修复补偿从公共财政为主转向多元化补偿机制 66
第3章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下流域系统发展的总体时空变化与空间溢出效应 67
3.1 钱塘江流域基本情况 67
3.2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演进历程分析 68
3.2.1 起步阶段:不唯生产总值考核下的流域生态保护政策出台 68
3.2.2 深化改革阶段:生态环境单列考核与局部流域横向补偿探索 69
3.2.3 系统治理新阶段: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新阶段 69
3.3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理念下的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实施现状与举措 70
3.3.1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概况 70
3.3.2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举措 71
3.3.3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效果评价 79
3.4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政策演进视角下的流域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83
3.4.1 钱塘江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评价指标构建. 83
3.4.2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演进视角下流域发展的时空变化评价 85
3.5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对流域协调发展水平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89
3.5.1 研究方法 89
3.5.2 钱塘江流域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及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94
3.6 本章小结 100
第4章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福利绩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02
4.1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效益评价 102
4.1.1 生态环境质量提高 102
4.1.2 农户生态认知提升 103
4.1.3 生态环境效益释放 105
4.2 钱塘江流域的生态福利绩效分析 106
4.2.1 生态福利绩效测算模型与变量选取 106
4.2.2 生态福利绩效的地区差异性:σ收敛与β收敛 108
4.2.3 钱塘江流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及变化描述性统计分析 109
4.2.4 钱塘江流域生态福利绩效的收敛性检验分析 111
4.3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对流域整体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 112
4.3.1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择 112
4.3.2 钱塘江流域生态保护福利绩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113
4.3.3 钱塘江流域生态福利绩效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15
4.4 本章小结 116
第5章 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对农户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分析 118
5.1 钱塘江源头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的效益评价 118
5.1.1 区域层面经济效益分析 118
5.1.2 农户层面经济效益分析 120
5.2 钱塘江源头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的农户经济福利变化 123
5.2.1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说 123
5.2.2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125
5.2.3 实证结果 129
5.3 钱塘江源头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的农户受偿意愿分析 133
5.3.1 理论分析框架 133
5.3.2 研究方法 134
5.3.3 模型设计、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36
5.3.4 实证结果 137
5.4 本章小结 141
第6章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下钱塘江源头生态保护修复的机制创新与挑战分析 142
6.1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下的机制创新 142
6.1.1 项目管理机制创新 142
6.1.2 后期管护机制创新 143
6.1.3 公众参与机制创新 145
6.1.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 148
6.2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下的机制创新实践案例 151
6.2.1 常山:强化矿山生态修复,生态矿山效果凸显 151
6.2.2 淳安:注重流域系统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154
6.2.3 开化:强化国家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明显 156
6.2.4 建德:依托水系综合治理,文化和景观双发展 159
6.3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下的挑战 161
6.3.1 “自上而下”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顶层设计体系仍然有待完善 161
6.3.2 生态保护修复基础设施的差异化后期管护机制尚未建立 161
6.3.3 多方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机制有待完善 162
6.3.4 调节服务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机制有待打通 165
6.4 本章小结 167
第7章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下生态治理的机制创新与政策保障研究 168
7.1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下生态治理的机制优化 168
7.1.1 构建“自上而下 三级联动”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协同治理顶层设计 168
7.1.2 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的精准化后期管护机制 171
7.1.3 进一步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174
7.1.4 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的技术应用与推广机制 178
7.2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下生态治理的保障政策 179
7.2.1 经济保障政策 179
7.2.2 法律保障政策 181
7.2.3 社会保障政策 184
7.3 本章小结 185
参考文献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