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学术科普的笔触,介绍旧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念和古人类生存、演化及旧石器时代文化、技术发展脉络;以具体案例介绍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方法、理念和研究成果;描述国内主要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内涵和文化、遗产价值;记述从事古人类学研究的知名中外学者的建树和励志故事。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引子
寻远古文明之光 探人类起源之谜——走近从北大走出的考古学家高星/3
探古人生
中国考古百年,须从桑志华写起/15
德日进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早期发展/22
翁文灏与周口店/30
学术架桥梁 友谊贯东西——杨钟健与他的美国朋友奥尔森/38
裴文中:中国史前考古巨擘/46
有幸陪师赏晚霞——纪念贾兰坡院士百年诞辰/55
行千里路,考万年古——深切怀念张森水先生/61
安志敏先生的史前考古研究:游刃在新、旧之间/74
王建先生,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史上的一位重要领跑者/81
刘东生,中国古人类学新近发展的强力推手/88
吴新智院士印象/96
落红护花 寸草报晖/100
谆谆的教诲 深切的怀念/108
遗址纵横
周口店:是资源,不是负担/115
世界遗产视角下的泥河湾盆地/122
水洞沟,历史在这里流淌/129
水洞沟遗址与“水洞沟模式”/133
丁村遗址发现的意义及其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141
鸽子山,史前遗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46
庙后山随想/150
人字洞遗址释疑/153
那道埋藏着人类根脉的梁子/161
萨拉乌苏,一道蕴藏人类历史与学术思想的沟湾/167
船帆洞中保存的旧石器时代“室内装修”遗迹/176
旧石器时代遗址价值的国际视角/180
学术杂谈
谁是人?——科普传播中有关“人”或“人类”的界定与误区/187
北京猿人是我们的祖先吗?/191
中华文明前溯/195
制作工具在人类演化中的地位与作用/213
古老的石器在说话/226
远古人类的生存与智慧之火/236
石器微痕分析在我国的应用:沉思与前瞻/243
世界上最古老的狩猎场景面世——Science 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解读/255
4万年前人类登上了雪域高原/258
朝向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共业:古人类学、考古学与遗传学的交叉与整合/268
考古学与人类学:关于构建中国人类学体系的思考/282
远韵余音(诗三首)
石器礼赞/295
北京猿人/299
泥河湾怀古/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