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24)》以2024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比较典型的工作或重要非遗保护问题为关注中心,对北京非遗在传承与保护、交流与传播、教育与实践、非遗旅游与场景营造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全书分为总报告、北京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北京非遗的数字化、北京非遗与乡村振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非遗和北京非遗的优秀案例六大板块,集中了全市非遗研究领域多家单位的优势科研力量,精彩地呈现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多个领域的进展、成绩、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建议。
张旗,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艺美术的理论及实践、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应用等。主要著作有《北京手工艺研究文集2018》等。
邓苗,博士,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主要成果有论文《中国近现代民俗研究中的民众立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等。
Ⅰ 总报告 1在稳扎稳打中向前向好 ——2023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整体审视与对策研究 邓苗 钟伯雄 张旗/001 Ⅱ 北京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2北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传承保护对策研究 刘东亮/040 3北京市颐和园传说的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 严曼华/054 4高校劳动教育与非遗保护融合的路径研究 ——以北京师范大学劳动课程“盘扣”为例 宋嘉琪/068 5北京风筝制作技艺保护传承状况调查研究 林欣霞 董永俊/083 6北京地区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研究 覃奕/099 7传统美术北京绢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杜染/110 Ⅲ 北京非遗的数字化 8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体验发展报告 贾志杰/128 92023年京津冀地区非遗交互式数字化展项调研 吴帆 张淼/141 102023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版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景俊美 任超 崔茉琳/153 Ⅳ 北京非遗与乡村振兴 11北京乡村旅游中非遗场景营造的做法、问题与对策 朱利峰/165 12北京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闫玉英 石美玉/181 13北京市大兴区区级非遗五色韭的品牌化路径研究 阮海云 卫东海/198 14城镇化进程中大兴区非遗保护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赵玉良/213 Ⅴ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非遗 15北京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度评估及发展路径探究 曾泽伊 王铭/229 16城市化进程中的通州区非遗项目传承与活化路径研究 毛巧晖 王晴/242 17北京通州大运河非遗保护实践研究 王素珍/262 18非遗视域下北京市通草花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王雅观 李依凡 王雪/282 19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阶段性反思 ——以北京市通州区雕漆技艺为个案 廖欣梅/294 Ⅵ 北京非遗的优秀案例 20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杜洋 阎欣/308 21北京市密云区民间花会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李娟/326 22北京市平谷区丫髻山庙会传承与发展调研报告 田淑兰/343 23海淀“非遗进校园”教育实践的生动探索 王凤华 陆丽明/362 24非遗木偶戏的可持续发展:成果、机遇与挑战——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案例分析 王臻真/376 25北京六必居酱菜的味蕾文化基因与非遗产业化保护 张祖群 王滢 李潘一 胡雨薇 魏雨润/396 Abstract/417 Contents/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