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左翼电影运动”美学思想研究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变时期,传统儒道伦理、“民族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现代性的种种思想众声喧哗、共存并置,主导性意识形态充满了矛盾和裂隙。这种种思想规训了人们的认识,并延伸到中国电影界。通过电影人对影像符号的编码,电影就成为这些抽象的思想形态对象化的载体。本书稿的主要任务是勾勒出“新兴电影运动”的美学思想,然后分析这些思想如何通过美学手段建构影像表征,影响人们的审美感知、文化理解与政治认同,进而实现“感性启蒙”的目的。书稿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新兴电影运动”的概念进行辨析,明确了这场电影运动承担的历史使命。第二章回溯与重估了国民党政府将“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渗入电影界的历史。第三章通过对“左翼”电影创作和电影评论的分析揭示“现实主义”思想注入中国电影界的路径。第四章提出了30年代电影界自身的意识形态与美学范式,即“良心主义”。第五章分析了这场电影运动中建构影像表征的策略,指出“新感性”的美学方式可以产生新的文化、新的道德和新的社会构想。
你还可能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