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通过十讲的内容,给现代科学、道德、艺术等方方面面的典型特征及其变化类型以一种大略的刻画,尽量点出那些对于现代理解而言关键的因素,比如人的有限性、现代科学的经验性和数学性特征、现代契约论与社会概念的兴起、资本主义文化批判与后现代的要点内容、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中欣赏方式的转变等,同时将它们组织在一个框架中,并且为之充实以能够引发思考的内容和例证。此外,本书也提供少量思考题、阅读文献及阅读建议。展现框架,抛出问题,激活经典,引发兴趣,这就是这本书的任务。
余玥,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波鸿大学哲学系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中心暨黑格尔档案馆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现代性问题、实践哲学、美学。刘利霞,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社会批判理论。张怡,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批评思想、英语文学。李晓宇,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书院史、巴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