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植被是石羊河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主导作用,其分布及变化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书基于大量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石羊河流域自然环境及变化特征,荒漠植物区系、生活型及物候特征,荒漠植被类型、分布及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荒漠植被演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揭示典型荒漠植被演替驱动机制,提出荒漠植被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与模式,将对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河西走廊东端荒漠植被的快速恢复研究",获201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
目录
第一章 石羊河流域自然环境及其变化 1
第一节 石羊河流域自然概况 1
一、地理位置 1
二、地形地貌 2
三、气候 3
四、水文水资源 3
五、土壤 4
第二节 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特征 5
一、气候要素变化特征 5
二、水文环境变化特征 9
第三节 沙化土地分布与动态变化特征 15
一、沙化土地现状 15
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16
第二章 石羊河流域荒漠植物 20
第一节 植物区系 20
一、植物区系组成 20
二、区系地理成分 22
第二节 植物生活型 29
一、植物生活型分类 29
二、草本植物类型划分 30
三、灌木、半灌木植物生活型划分 31
第三节 植物物候 34
一、物候谱 34
二、物候类型 34
三、物候相特征 35
四、物候变化特征 36
五、物候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7
第四节 植物资源 38
一、资源植物 38
二、重点保护植物 40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荒漠植被类型、分布及特征 58
第一节 荒漠植被类型及分布 58
一、荒漠植被类型 58
二、荒漠植被分布 61
第二节 荒漠植被物种组成及分布的环境解释 63
一、流域植被与地理位置、地下水位及气候因子的关系 63
二、荒漠植被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66
第三节 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特征 68
一、梭梭群落 68
二、白刺群落 68
三、柽柳群落 71
四、沙拐枣群落 74
五、蒙古扁桃群落 76
六、绵刺群落 78
七、膜果麻黄群落 81
八、柠条锦鸡儿群落 83
九、霸王群落 85
十、盐爪爪群落 88
十一、红砂群落 91
十二、黑沙蒿群落 95
十三、圆头蒿群落 98
十四、白麻群落 100
十五、芦苇群落 101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荒漠植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106
第一节 荒漠植被时空变化特征 106
一、石羊河流域植被时空变化 106
二、不同地理区域植被时空变化 114
三、不同行政区域荒漠植被时空变化 127
第二节 典型荒漠植被动态变化 146
一、天然白刺灌丛动态变化 146
二、天然沙拐枣群落动态变化 151
三、柽柳灌丛动态变化特征 157
四、圆头蒿群落动态变化特征 161
五、膜果麻黄群落动态变化特征 164
六、人工梭梭林演替特征 166
七、人工花棒林演替特征及空间变异规律 171
第三节 典型固沙植被演替驱动机制分析 186
一、黑沙蒿群落演替驱动机制 186
二、人工梭梭林演替驱动因素及其机制 209
第五章 荒漠植被保护与修复 216
第一节 荒漠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16
一、就地保护 216
二、迁地保护 220
三、典型荒漠植物保护繁育 221
四、常见荒漠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224
第二节 荒漠植被生态保护与修复 227
一、荒漠植被封禁保护 228
二、荒漠植被修复技术与模式 235
附录 石羊河流域荒漠野生种子植物名录 254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