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历史社会科学的实践方法论(历史社会学文库)
定 价:66 元
丛书名:历史社会学文库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学者如何反观并分析自身的认识实践过程,照亮被实证思维长期遮蔽的方法世界。作者尝试以史观与历史质性分析勾勒这一方法世界的基本形式,以新的方法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转型士大夫政治等经验问题与治理现代性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等理论问题。在反求诸己的认识实践过程中,历史可以获得远比研究对象丰富的意涵,为理解自身时代提供更多可能性。由此,本书以方法为切入点,讨论了时代变革中为学者可能的精神生活。
本书尝试从认识实践这一新的分析视域重构社会科学方法论路径,极大扩展了历史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意涵。通过对具体理论与经验研究问题的深入剖析,展现出方法论的创新如何激发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想象力,从而可能揭示出中国政治文明从传统到现代发展道路的历史性特质。蕴含于本书方法讨论之中的,是对为己之学与时代命运关系的求索。本书希望启发学者思考,身处大时代变革中的我们该如何在反求诸己的学术精神生活中,不断理解自身的角色、胸怀与坚持。
罗祎楠,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以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路径,探索中国政治文明的历史性发展道路,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世界的创造性转化等问题。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读书》、Modern China、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等中外刊物。
引 言 理解我们的时代:社会科学历史转向的兴起
第一章 认识实践视域中的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谱系
一、实证统计逻辑的研究实践及其困境
二、比较历史分析超越实证统计的努力及其局限性
三、理论建构方法论对因果识别路径的超越
四、回到研究者自身实践过程的反身性分析
五、走向实践主体性自觉的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
六、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史观:进入历史真实背后
一、实证社会科学对国家与个体行动者关系的解释
二、超越实证:史观视野中的历史存在论
三、认识实践的方法之论:史观的特质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质性分析:领会事实与理论意涵
一、从实证思维到质性思维
二、历史事实的质性分析
三、理论意涵的质性分析
第四章 国家现代性研究的方法论
一、消极的现代性:理论视角与历史叙事
二、独特的现代性?
三、中国现代性研究的方法分析
第五章 长时段历史再认识
一、郝若贝-韩明士唐宋转型研究的方法模式
二、蕴于情境中的历史质性之变:新的认识模式
三、在新的方法论自觉中呈现中国历史的整体性
第六章 国家治理权力生成机制再探讨
一、个体性权力视角与宋元明国家治理权力研究
二、制度性权力视角
三、制度性权力视角中的国家治理内生性演化
第七章 传统士大夫政治中的天下情势
一、从青苗法到定国是:对天下情势的三种理解
二、取舍异道大归则同:天下情势内外的人情世态
三、张力与动力:天下情势的历史辩证
第八章 实践方法论自觉中的士大夫政治研究
一、史料感受与常识性理论的不契合感:研究的开启
二、想象性理论视角与青苗法事件:历史事实的构建
三、历史质性分析:对历史辩证运动状态的体会与表达
结语 历史与我们的时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