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定 价:78 元
- 作者:何玉龙
- 出版时间:2023/4/1
- ISBN:9787519612627
- 出 版 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253.7
- 页码:
- 纸张:纯质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2023年是人类登顶珠峰70周年,也是中国人登顶珠峰63周年。本书作者作为一名90后青年户外探险家,决定将自己攀登珠峰的经历记录下来,向所有不畏艰险的攀登者致敬。作者在书中以亲身经历呈现了从计划到准备攀登珠峰,从身体素质到攀登技术,再到心理素质的全方位历练过程,是献给每一位热爱登山的人的书。同时,通过作者的成长故事,书中还表达出一个核心理念无论你是否热爱登山,攀登精神始终都在激励我们,愿每个人都能登上心中那座珠峰,奔赴山海,不负热爱。 |
*90后极限探险旅行家、公益救援人倾情自述珠峰攀登与成长故事; *王石、夏伯渝、王静等众多登顶珠峰前辈撰文感动推荐; *图文并茂,再现2019希拉里台阶大堵车与惊险登顶之路; *绝美高山摄影,真实还原珠峰神秘遗世风光; *是攀登故事,更是励志故事,愿每个人都能登上心中那座珠峰,奔赴山海,不负热爱。 |
推荐序:人生如登山 王石 20年前,我52岁,在经历了艰难跋涉的攀登后,于2003年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10年前,我曾为美国探险作家乔恩·克拉考尔的畅销书《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中文版写下一篇序文。 20年过去了,当这本书的作者,一位登顶珠峰的90后小伙子找到我写推荐序时,仿佛又把我带回了当年攀登珠峰时的场景。 山,无处不在。在我看来,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其实是自己。往上走,即使是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在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时候,并不被大家看好。但最后,我不仅成为 7 名队员中登顶的 4 名之一,而且全队中只有我没有受伤。我的 生活阅历与意志力让我以更专注和谨慎的心态去攀登,才能以 52 岁的年纪成为 当时国内登顶珠峰的年龄纪录保持者,7年后我再次刷新了自己的记录。现在 很多人问我还准备再登吗?我说,人类现在登顶珠峰的年龄记录是 80 岁(2013 年由日本人三浦雄一郎创造),我现在计划在 81岁时再登一次。 当何玉龙联系到我为这本书作序时,我得知了这个小伙子的故事。他在书中描述了与珠峰的第一次相遇,那一眼万年的感觉使我想起我在 1997 年进入藏区时,第一次看到珠峰时内心的激荡。我相信热爱攀登的人面对珠峰,都有一种想 要离它更近一点的渴望,这是一种来自灵魂的呼唤,一个想要去完成的梦想;当 看到他因罹患雷诺氏综合征而被医生诊断无法攀登 4000 米以上雪山时的绝 望,也便想起了我1995年被诊断腰椎血管瘤后无法正常运动时的慌张,但因为对珠峰梦想的坚守,我们都战胜了命运所开的玩笑。 梦想固然珍贵,日复一日的坚持更是难能可贵,攀登珠峰往往要付出常人不可想象的坚持与努力。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保持对自身的高标准训练要求,保持着这份激情,坚守着梦想,才成就了每一个登顶人。 1998年春,我来到北京市怀柔区国家登山训练基地进行攀冰训练。攀登雪 山不是一件容易事,攀登者不仅要掌握攀登和攀冰技巧,更要带足装备,以保证在寒冷雪峰上的生存。为了登顶珠峰,我努力地去适应负重,接受了系统的训练后,便循序渐进地进行挑战,从1999年到2003年之间,我总共攀登了13座雪山。 2003年5月,52岁的我向珠穆朗玛峰进军了。至今我仍然记得,在离登顶不足千米的第三台阶时,因为氧气不足胸腔里那种要爆炸的感觉,当时我脑子里只有登顶这一个信念,几乎是凭借意志力登上了峰顶。在峰顶,我以为出了太阳, 暖意慢慢从后脑勺蔓延到全身,有一种无比美妙和幸福的快感,后来才得知,那 是缺氧导致的幻觉,十分危险。那一次登顶珠峰也让我意识到:登山,仅仅凭勇 气远远不够,正如何玉龙在这本书中所言,能力范围之内的挑战才是探险,比起 登顶,为之准备并坚持的几年或许更难。 人生如登山,很多时候,遥看目标高不可攀,但每向前一步,也就距离目标更近一步,每一步,都是人生的新高度。真正的成功并不是谁比谁更厉害,而往往是谁始终在专注、在坚守。现在很多人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我的体 会是:一是做喜欢的事情;二是一定坚持长期主义;三是再坚持一下,失败了又何妨? 何玉龙让我欣赏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是一个为梦想去努力的人,更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并为之坚持的人。能在如此年轻的年纪参与蓝天救援队十余年,为中 国乃至世界的公益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在危机和灾难前竭尽可能地挽救生命, 这何尝不是一种现代英雄主义? 希望阅读这本书的朋友能够通过他和珠峰的故事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为之坚 持,无论你是否爱好登山,攀登精神始终都在激励着我们。生命短暂,生命的精 彩永恒,愿每个人都能登上心中的那座珠峰。 |
何玉龙,90后极限探险旅行家、公益救援人,户外圈称极限大龙。2017年2月,穿越亚马逊雨林无人区中国第一人;2018年9月,成功攀登世界第七高峰马纳斯鲁峰;2019年5月,成功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2022年12月,54天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蓝天救援队资深教官,作者参与公益救援10余年,始终遵循蓝天救援队人道、博爱、奉献的志愿精神,在各种危机面前竭尽所能地挽救生命。 |
目录 PART 1 珠峰大堵车与山难 002 当人生置于希拉里台阶之上 010 幸存者的自白 PART 2 在路上遇见梦想 024 一个不安分的人 031 偶遇珠穆朗玛 036 雷诺氏综合征 041 寻找失落的世界 050 底线是掉三根手指 054 最后一个障碍 PART 3 再赴神秘国度 060 异乡的邂逅 069 重拾珠峰梦 073 闲逛加德满都 076 夏尔巴式的EBC徒步环线 PART 4 珠峰露营记 092 珠峰是个联合国 100 大本营初体验 112 正式拉练 PART 5 冲顶 124 窗口期来了! 126 昆布冰川恐怖冰川 136 最后24小时 139 崎岖登顶路 155 难以置信的死讯 162 回到大本营 PART 6 我的生活在别处 168 抵达梦想后的迷茫 173 探险与救援的两极 180 致敬夏尔巴人 186 你的山,是哪一座? PART 7 附录:珠峰攀登清单 191 技能篇 200 装备篇 204 经费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