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压不垮人,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 
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陷入被来回拉扯的情绪中。从而停步不前,思想反复斗争,精神不停地在内耗。每天被自己折磨得筋疲力尽。 
哈佛心理学学者、哈佛大学心理学学士刘轩总结了与自己相处的心理学行动方法:降低内心的负面声音、克服惰性、多一些自信、不要再骂自己了、与完美主义共存…… 
不拖延、不等待、不逃避,先完成,再完美!帮助你快速脱离内耗!
		 
	
★ 哈佛心理学学者、哈佛大学心理学学士、《我是演说家2》总冠军、《心动的信号2》特邀心理嘉宾「刘轩」重磅新作! 
★ 焦虑、消极、自责、拖延症、过分敏感、自我怀疑、胡思乱想……这些症状你中招了吗? 
★ 事情压不垮人,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哈佛学者刘轩总结与自己相处的心理学行动方法。不拖延、不等待、不逃避,先完成,再完美。 
★ 多一些自信、克服惰性、降低内心的负面声音、走出抑郁、与完美主义共存……帮助你快速脱离内耗!
 
献给一直想给自己一点时间,却又一直没时间的你 
过去这几年,我最常听到的抱怨就是:时间都到哪儿去了?! 
也许是因为到了某个年岁,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也还在打拼,所以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 
这点我完全能理解。但或许不是因为年岁,而是因为这个年头? 
人手一机,信息倍增,我们的选择多了,可以吃便当看新闻、通勤打手游、晚餐经营社交媒体、睡前追个剧……我们不是没时间,而是自己把时间用得太淋漓尽致了。 
当下的经济环境让这一代的社会新鲜人更窘。我一位朋友的侄子,两年前毕业,从高雄北漂,现在当个小助理,月薪才五六千元,工作时间长,下班就窝在家,跟女友视频、打《神魔之塔》,隔天 repeat(重复)。好像很废,但朋友又能理解:即便看不顺眼,不过他工作已经累成这样,要废也没什么错啊! 
我相信无论什么年纪,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梦想计划,也有个模糊的期许: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每逢跨年、生日、逛书店时,这个呼唤会大声一些。我们可能还会买一堆心理励志书,摆在书架上,光是看看书名就觉得有希望。 
但问题是,每当一想到要自我实践、改旧习,就觉得这件事好大,需要给自己一段完整的时间才行,当下又缺了那股劲,再看看计划表唉,改天再说吧! 
于是就日复一日,来到今天。 
我也曾经这么想过。有好几年,我忙着各种重要但琐碎的事情,疏忽了照顾自己的成长,结果发现日子变得干扁而僵化。我也发现,如果自己改变不了,就会自圆其说。当习性成了借口,也就更容易与身边的人产生摩擦。 
大约五年前,我回到心理学这个曾经一路念到博士班的科目,从头为自己寻找答案,沿途更新了许多观念,帮助了自己,分享给众人,也有幸获得了不少读者的支持。 
我现在坚信每个人都有办法让自己更好。这最需要的不是时间,而是一个信念:我要,就能!这不是狂妄之言,而是透过日常的小胜利累积而来的天然自信,其中有五个步骤: 
1. 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2. 设定改变的意图; 
3. 做个行为的调整; 
4. 检讨效果,觉得有用就…… 
5. 再来一次,直到胜利! 
这本书,就是这么来的。 
每一篇都能在坐两三站地铁的时间内读完。我希望运用那夹缝中的空当,为不同的生活问题提供心理学的解析。 
许多题目是近年的热门词,例如情绪勒索、玻璃心、冒充者综合征等等;有些可能会听起来比较陌生,例如消弱突现或生理激发的错误归因,但能帮助你了解一些日常不理智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你可以在通勤时看,也许睡前看一篇,或早上看一篇。积少成多,滴水穿石。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只要每天挪出一点点时间,把脑波调频在好好自处,也跟别人好好相处的方向。一切只需要开始跟自己说我要,就能!逐渐地,这句话就会透过行为被你实现。 
感谢我团队的同事们,与我一起讨论题目、探索痛点,协助我把心理学讲得尽可能简单、生活化。 
感谢出版社的同人把这本书付诸高质感的图文呈现。 
刘轩
 
刘轩 
心理学家,演讲家,哈佛大学心理学学士、哈佛教育学院硕士、哈佛人类发展心理研究博士候选人,知名作家刘墉之子。 
近年来致力于推广积极心理学,在十点课堂、喜马拉雅、少年商学院等平台推出多门热门心理课,总播放量超百万。 
代表作:《幸福的最小行动》《助你好运》《谁都不能替你长大》等。
 
序 
献给一直想给自己一点时间,却又一直没时间的你 
Chapter1 如何巧妙处理人际关系? 
三步减轻社交恐惧 
应对玻璃心 
拥有办公室好人缘 
你把好人缘和地位搞混了 
互联网的社交原则 
从不敢尝试到勇敢拒绝 
增加好感的友谊公式 
好朋友那么多,为什么还会寂寞? 
幽默,是沟通的洞察力 
避免消极性攻击的表达方式 
给人际敏感者的八个建议 
有效沟通:难搞的家人,是你的修行 
我就是喜欢你,没有为什么 
摆脱单身的三步调频法 
哪有什么爱情,不过是生理冲动罢了 
用幽默化解嘲笑 
情绪勒索 
Chapter2 倾听内心的声音 
躁郁症 
多重人格 
走出抑郁的世界 
手机焦虑症:不做社交奴隶 
三步教你读心术 
摆脱权威的话术操控 
是网络正义,还是网络霸凌? 
关注青少年性教育 
集体冷漠 
你是一个自恋的人吗? 
如何用煤气灯把人逼疯? 
当黑天鹅遇上得克萨斯州神枪手 
《美女与野兽》的爱情症候: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洁癖患者的强迫症行为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人魔吗? 
面对变态杀人狂,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从众心理:群体迷思与魔鬼辩护人 
什么样的情况最容易受到潜意识操弄? 
Chapter3 改变自己,从今天开始 
降低内心的负面声音 
不要再骂自己了 
给自己设障碍,其实是一种保护策略 
为什么我们会做与理智相反的事? 
一事无成的你,是如何炼成的? 
愿意面对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眼界 
如何与自己的完美主义共存? 
身外之物,为何难断舍离? 
克服惰性 
粗心大意的解决方法 
你为什么愤怒? 
你以为冷静就是好? 
为什么好事反而会勾起坏念头? 
多给自己一些自信 
反复检讨自己是非理性反刍思考 
态度决定质量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学会规划 
我为什么没办法专心做一件事? 
为什么吃不到葡萄要说葡萄酸? 
代表性捷思:抱歉,你猜错了故事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