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从梨园牌匾看晚清民国的北京梨园界

从梨园牌匾看晚清民国的北京梨园界

定  价:70 元

     

  • 作者:杨薇著
  • 出版时间:2018/11/1
  • ISBN:9787540252755
  • 出 版 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821 
  • 页码:149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9
7
2
8
5
7
2
5
7
4
5
0
5
  《从梨园牌匾看晚清民国的北京梨园界》以文博馆收藏的七十一方梨园牌匾为主要研究对象,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牌匾的敬献时间、匾文、献匾人、书写人、牌匾自身所蕴含的价值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简要说明梨园牌匾的价值;第二章主要研究梨园行的管理机构,从明朝教坊司、清初的南府、景山、舁平署,到清中期的精忠庙、梨园馆,直至民国时期的正乐育化会和梨园公会,呈现出北京地区京剧行会组织发展变迁的历程,我们可从中探讨梨园管理机构的变化对伶人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与文化所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梨园牌匾的悬挂地点、悬挂方式、保存流传过程等进行研究,可以揭示牌匾对于梨园内行人的重要意义;第三章我们通过介绍梨园牌匾所记录的晚清民国时期知名的“小荣椿班”“富连成”等京剧科班和谭鑫培、杨小楼、金少山、萧长华等一批活跃于京剧舞台上的名家名角,来梳理北京地区京剧的发展脉络,研究晚清民国时期京剧人物形象与其社会地位的变化、京剧自身的发展等问题;第四章主要是对梨园牌匾中记录的民国时期京剧的行当划分情况进行研究。这些保存至今的梨园牌匾中,既有生旦净丑等“七行”的前台演员敬献的牌匾,也有从事剧通、容装、交通等“七科”的后台服务以及舞台协作人员所立的牌匾,全方位地展示出梨园界台前幕后所有的演职人员群体,真实全面地记录了当时梨园演出阵容,揭示晚清民国时期北京地区京剧艺术逐渐发展壮大的历史;第五章主要展示梨园弟子的日常生活,从梨园牌匾的匾文记录为出发点,对戏班的班规、梨园的节目和习俗、梨园学员学艺的艰辛过程等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是研究梨园界内界外的艺术交流,包括梨园牌匾中记录的梨园同仁之间的艺术交流,京剧票友和艺人的互动等内容。同时对梨园界在北京宫廷、王府、行会、戏楼戏院等场地的演出进行简要说明,并对苏州、天津、上海等地的梨园行组织作初步的探索,呈现出处于社会转型的晚清民国时期戏剧的发展情况。
 你还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