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翻译与认知(第二辑)》共有五部分。部分为认知语言学研究,包括四篇文章,分别对英汉语抽象空间位移关系构式作了认知对比研究,分析了领属相关语义属性对形态句法影响与制约的复杂性,考察了中国手语放置动词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回顾并展望了汉语数量短语漂移现象研究。第二部分为语言与文化实证研究,包括两篇文章,分别对大型英语语料库的人称代词作了语用考察,探究了不同词汇搭配类型对高中生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第三部分为认知翻译学研究,包括三篇文章,分别爬梳了基于或反映并行/串行/混合加工的认知翻译加工模式,探讨了中药名的体认性及其英译原则,探究了话语背后的趋近化识解操作及翻译策略。第四部分为翻译跨学科研究,对民谣《击壤歌》及其译本作了经验纯理功能对比研究。第五部分为书评,评介了《劳特里奇认知语言学手册》一书。
《语言、翻译与认知》重点探索认知语言学、认知翻译学、语言认知对比、文化认知、语言与翻译的跨学科研究等相关领域,旨在促进理论创新和学术交流,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
文旭,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获得者。*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重庆市外文学会会长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首席专家;国际学术期刊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及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主编;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或教材20余部,主持等各级教学科研基金项目20余项。研究兴趣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及外语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