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剖析中国信托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转型方向
在中国金融行业中,信托一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过去十年,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呈现十年十倍的增长,成为第二大金融子行业。它也是金融行业中颇具创新力与灵活性的金融业态,开创了多个中国式金融创新的交易结构和交易模式。
为什么中国信托业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背后的底层逻辑和发展规律是什么?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和金融政策造就了这种特殊的存在?信托业十年高速发展的辉煌历史为什么不能持续了?中国信托业未来究竟往哪儿去?针对这些重大根源性问题,本书给出了客观、本质的回答。本书两位作者曾任职于中信信托等多家大型信托公司,并且在信托公司的风控、业务和财富条线都有过从业经历,是信托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能真正将信托行业的问题、痛点、规律和趋势讲清楚、讲透彻。
在金融大监管时代,本书全面剖析中国信托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转型方向,为信托公司的战略转型与业务策略提供方法论、路线图和指南针。
1.姚江涛、王轶、秦朔作序推荐,刘世锦、马蔚华、张岸元等17位大咖联袂推荐。
2.具备较强的实战性和可读性。作者约访了信托行业内多位高管、信托部门负责人以及财富管理条线的销售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注重来自不同视角的观点采撷,并对这些观点进一步提炼,形成逻辑性的思考,具备较强的实战性和可读性。
3.含有30多个多角度典型案例。本书从信托行业的信托战略、信托业务选择、信托财富体系建设到信托风控,精选了海量的实战案例,具体针对其中超过30个典型案例(包含少部分失败案例)进行解读。
4.总结原创的知识框架与心得。作者提出的解密金融同业游戏的六种模式公开解密中国影子银行的具体操作模式和背后逻辑,这些内容未来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很多人眼中,信托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发端于中世纪英国的用益制度。后来,信托被称赞信托的应用范围可以与人类的想象力相媲美,这给中国的信托行业和信托公司带来了几许洋气。殊不知信托制度早在公元1050年便在范仲淹的一场实验下,悄然与中国结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家乡苏州吴县创设了具有信托雏形的义庄,资产受益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专业的管理人、独立的监督人,无不体现出信托的精神。范文正公的这个信托延续近千年,直至近代才消散于历史的长河中,其为社会的稳定、家族的传承贡献了自己坚实的力量。
伴随着经济的转型,资管新规在2018年落地,信托回归本源的呼声越发强烈,习惯于时代红利和制度套利的信托行业开始陷于困顿。叠加部分信托公司的产品爆雷,信托行业俨然从之前十年的高富帅变成了坏孩子,承受着被污名化的现实。我们在信托行业几家大的信托公司工作多年,眼看信托勃勃兴起,又看到信托步入转型,心中五味杂陈。如同这个行业的每一个从业者,怀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我们都在思索:信托行业的前途到底在哪里?未来中国的信托又该做些什么?这也是我们尝试撰写本书原初的动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尝试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从1921年信托的名字次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到信交风潮,再到1979年中信公司成立、五次行业整顿和一法两规。当你把目光放远时,很多错综复杂的事情会清晰地展现出它的脉络。这也是我们撰写本书的第二个目的,我们希望把信托行业的变迁同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勾勒出来。当跳出局中人的身份,带着历史的视角去审视信托的过去时,我们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思考,也会看到更多别样的精彩。
信托业作为过去十年发展迅猛、十年增长十倍的中国金融子行业,在当下面临着非常大的转型压力,未来何去何从?在本书中,我们试图从资深信托行业从业者的角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开创性地提出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法。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对信托从业者、与信托合作紧密的银行、其他金融行业乃至高净值个人客户有价值的一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从信托行业、信托业务、信托风控和信托财富四大维度来全面讲解信托实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中国的信托行业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才能结合信托的制度优势和信托在中国的历史特殊性,真正把信托行业讲清楚,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变革策略。
1979年中信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信托行业的再度起航,信托行业和信托公司利用信托的制度优势为改革开放贡献了自己重要的力量,而43年后国内的信托行业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我们相信,信托制度之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助力不会改变,在新的契机下,中国的信托行业也将再度焕发生机,走出另一条精彩的道路。
中国资本市场50人论坛(智库)执行秘书长,琨山资本(集团)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著有《金融大监管》《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等产业金融专著,曾任职于央企信托公司和知名投资机构,在产业投资、金融创新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实操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士,现任雪球私人财富研究部总监,曾先后任职于招商银行和中信信托等大型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和财富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推荐序一/姚江涛 _ XI
推荐序二/王轶 _ XV
推荐序三/秦朔 _ XVII
前言 _ XXIII
章 信托蝶变 _ 001
一、资管新规拉开信托行业巨变的序幕 _ 002
二、信托之变源于信托定位的变化 _ 004
三、信托的兴衰,源于宏观经济的变化 _ 010
四、信托行业五次整顿的总结与反思 _ 026
五、信托立法初期,信托行业在迷茫中的艰难探索 _ 035
六、20082018年,大资管时代下的信托行业 _ 060
七、展望资管新规后的新信托 _ 068
第二章 宏观之势 _ 073
一、未来十年,中国企业面临四大巨变 _ 074
二、好的时代,好的声音 _ 077
三、制度红利不再,信托行业该何去何从 _ 079
四、监管政策频出,会对信托行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_ 087
五、监管政策促使信托公司的业务出现新变化 _ 092
六、利率周期波动,信托公司该如何应对 _ 099
七、转型期的信托公司,该如何扬长避短 _ 109
八、深入服务客户,信托行业就不会消亡 _ 114
九、信托转型的六个核心要素 _ 120
十、信托公司转型之怪现状 _ 126
十一、行业阵痛期,信托公司切忌盲目转型 _ 134
十二、从财务估值角度来看,信托公司该如何提升内涵价值 _ 140
第三章 业务之道 _ 157
一、信托公司如何实现资管突围 _ 158
二、标品信托的表与里 _ 163
三、解密金融同业游戏的六种模式 _ 170
四、信托公司如何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风口下的产融之路 _ 180
五、新形势下信托公司地方政府政信业务何去何从 _ 185
六、信托公司与地方政府和工商企业开展业务的新模式 _ 191
七、消费金融业务在未来会如何发展:对蚂蚁金服的近距离审视 _ 197
八、工商企业信托该如何进行风控:一个信托经理眼中的武汉金凰 _ 208
九、信托通道业务的反思:如何把信托通道做得更有高级感 _ 214
十、信托公司该如何转型 _ 221
十一、一个优秀的信托经理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养 _ 226
十二、信托公司如何强化研究部的功能从而实现专业赋能 _ 233
第四章 风控之法 _ 245
一、解读99号文:信托风控的纲领性文件 _ 246
二、信托公司如何在风险定价上进行新的尝试 _ 254
三、信托业务风险项目分析高评级的行业龙头企业篇 _ 262
四、信托业务风险项目分析工商企业篇 _ 269
五、信托业务风险项目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篇 _ 276
六、信托业务风险项目分析供应链金融篇 _ 286
七、如何重塑信托精神 _ 295
第五章 财富之术 _ 303
一、关于财富管理的未来 _ 304
二、财富管理行业,路在何方 _ 307
三、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战略地图 _ 315
四、信托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在破局中的困惑 _ 332
五、非标越发稀缺,财富管理行业该如何转变 _ 343
六、在信托行业的转型期,探索信托财富管理的2.0版本 _ 351
七、如何利用资产管理规模做好信托公司财富中心的精细化管理 _ 363
八、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管理 _ 370
九、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的过去和未来 _ 376
十、论信托公司如何进行财富中心产品线的建设 _ 383
十一、财富管理的新方向:一个财富管理从业者写给个人投资者的四句话 _ 397
十二、论一个理财经理的基本素养 _ 405
致谢 _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