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鱼在水里生活,
水底就是它的天空,
它的尾鳍是飞翔的翅膀。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与儿童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与诗最亲近,因为在灵魂的深处,诗就栖居在童心里。
儿童学诗,可以无师自通,因为他们有纯真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这些也是诗的特质。还有诗的音乐性。诗的韵律可以直抉心灵,抚慰心灵。儿童从听觉上极易接受。
纯情,想象,美听,儿童与生俱来,只是需要给予关注和启迪,唤醒诗的声音和诗意的欣赏。
我们要努力呵护这颗诗心,在他们还不识字,还不能自主地读诗的时候,就带领他们走进“声音的诗”,让它入于耳,根于心。心中有了“声音的诗”,听觉便得到了抚慰,那也是一种艺术享受。所以,我们可以说,婴儿的审美趣味,是从声音开始的;具体地说,是从诵读诗歌(童谣)开始的。那歌谣既可以协调动作,增添游戏的兴致,也可以用作摇篮曲,催促孩子静静地入眠。“声音的诗”是人生初始审美享受的第一课。诗的韵律节奏是和诗天然地融合在一起的。不讲韵律的诗,难以记忆,难以流传。
当儿童可以自主地阅读时,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读神话,读童话,读探险故事,读寓言。但此时读诗很重要。诗中的情趣,韵味,哲思,以及精微的语言表达,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文学的纯正趣味,要靠读诗,欣赏诗。
我们常说,诗是文学中的文学。还说,文学是多种艺术的基础。从这些论述中,诗的价值就明显展示出来了。我曾经表述过这样的意思:“读诗不是一般的消遣,它可以让读者在纯正的文学趣味中,获得阅读的快乐和滋养。那种属于音乐拨动心弦般的感动,那种属于绘画情景交融的感受,那种如歌如舞让情感陶陶然的共鸣,都会让我们体验到读诗有别于读其他的文学样式。”我们有重视诗教的传统。诗教永远伴随着感动,并由此提升为心灵的感悟。诗给我们敏锐的目光,这是一双寻美的眼睛。寻美,就是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他人。当寻找到美的时候,内心的世界会更丰富,更充实。诗可以引领我们带着新鲜感、好奇心,去不断地探寻美的意境,诗的意境。诗给我们向善的境界。读诗就是和世界交流,和他人交流,和自己交流,就是感知和谐、真诚,感知温柔敦厚,也感知凛然正气。优秀的诗是向善的向导。诗给我们求真的智慧。读诗是感动,也是思考。诗不仅有审美的趣味,还有思辨的力量。那些精美的诗行有的优美巧思,有的明敏坚致,特别是那些隽语警句式的表达,更能启思进智,给人追求真理的力量和勇气。
总之,读诗可以让我们宁静:深情地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激发建设生活的热情。读诗让我们心灵飞翔:丰富的想象力比智慧更有力量。诗的素养会使一个人的童年聪颖,敏锐,更有灵性。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诗丛读本,融合了我上述诗美的特质,融合了美的诗歌,美的绘画,美的声音,是当下我国儿童诗坛的一次精心打造的展示。
希望广大读者喜欢这套诗丛。
邱易东,四川万源市人,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特级教师。已出版《五个丫权的小树》《到你的远山去》《地球的孩子,早上好》《空巢十二月》《不久以前,不久以后》《听话的孩子怎样狂欢》《中国梦——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之路》《小孩子的诗歌课堂》等多部著作。先后获四川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大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妈妈,不要送伞来》《如果没有这样的天空》《在校园盼望下雨》《不久以前,不久以后》《音乐教师》《远山致小城》《到你的远山去》等多篇作品入选多种语文教材。
音乐老师
如果没有这样的天空
鱼的翅膀 鸟的翅膀
小乌宽广的海洋
我们的郊游
快乐的银铃
一个小女孩的含笑花
一个小男孩的望远镜
远方
山里孩子对海的向往
山村孩子的画
水底的小路
远山的两个村庄
寄给小城
风、鸟和一个孩子
山的女儿对城的女儿说
一枝杏花
我的早读
画雪人
雪孩子,我为你呼喊太阳
关于爷爷的钓竿
一个孩子的城市风景
城市孩子的幸福与孤独
玻璃幕墙上的蜘蛛人
陪读奶奶的小推车
妈妈带我去找春天
因为依偎的小猴子
听话的孩子怎样狂欢
这个夜晚的主题
大人应该怎样做孩子
鲸的葬礼
我想目睹那一瞬间
一个女孩对五色石的期盼
永远记住这个男孩
我不做悠闲的神仙
神农的脚印
逐日的感觉
应该这样爱海
宇宙驿站
守望飞碟
向外星孩子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