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名门豪族之首,王谢风流,一代传奇。
知名学者萧华荣代表作,漫笔描画大时代门族兴衰。
以王氏子弟的与时推迁和顺势而为勾勒出两晋南朝的权力更迭史和思想流变史。
1.学者化身说书人,娓娓讲述变革时代大家族的兴衰,史料殷实,脉络清晰,文采斐然。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感受簪缨世家的传承和变迁。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簪缨世家:六朝琅邪王氏传奇》及其姊妹篇《华丽家族:六朝陈郡谢氏传奇》所写,就是那曾经住在乌衣巷、有着堂前燕的王、谢家族。六朝世家子弟十分看重其世模家风,他们的家传家训之类常作标榜。标题中的簪缨华丽,就是试图以之区分二者的不同家风。华丽二字,主要立意于时人所申斥的老庄浮华之语,因为在作者看来,谢氏子弟更倾向于老庄,传续着一种老庄心态,名士家风,他们的华丽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至于簪缨,众所周知是达官贵人的冠饰与徽标,象征着权力与势位。
3.王氏子弟比谢氏子弟更富有进取心与权势欲,他们头上的簪缨也比谢家更辉煌,更神气。他们恰巧生于改朝换代频繁的年代,权力更迭为他们提供了机遇。除了传承不绝的炫目簪缨之外,王氏家族还有以书圣王羲之为代表的千古书法。政统与书统合二为一。
新版题记
萧华荣
王、谢二书,不意又出新版。看起来所谓王谢风流,以及他们所贯穿的六朝风流,仍能引起读者的兴致,并没有被雨打风吹去。
是的,这风流并非虚幻的空花,他们自有实实在在的事功。其荦荦大者,便是两位千古名相:王导、谢安。在时局危殆之际,一个为晋室开发了半壁江山,一个保住了这半壁江山,展现出他们的担当与智慧。在六朝,他们恰与诸葛亮同框,在后世也与之齐名而无愧。
这风流更结出两个文学艺术硕果:以王氏为代表的晋字,以谢氏为代表的六朝山水诗。其尤杰出者,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谢灵运被奉为山水诗的鼻祖。两样均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由此言之,其家史与国史,家族与民族,正相联结。
历史并不虚无。史实及其意义和价值,明明如月。诗云: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新版题记
章 孝友人家
临沂的传说
孝友的故事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权力的期许:赠刀与遗训
中国豪族
与时推迁:王氏家风探微
第二章 玄诞兄弟
名士诸相
醉倒黄公旧酒垆/玉柄麈尾/三语掾/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守财奴与阿堵物/任诞者/琳琅珠玉
乱世窘态
二王当国/南风烈烈吹黄沙/与时浮沉/失算的政治联姻/滑稽的免祸计/动乱与权位
清谈误国
司马越用名士/狡兔三窟/名士元戎/大墙下的追悔/一个任诞者之死
第三章 王与马,共天下
王为马,定天下
从孝友村到乌衣巷/新支点/百六掾/玄儒双修/江左管夷吾/大将军/裂痕
王与马,争天下
一马化为龙/壮怀犹唱缺壶歌/清君侧/伯仁为我而死/大义灭亲
王助马,治天下
黄老士与礼法人/王、庾失和/苏峻之乱/镇之以静,群情自安/光环下的阴影/元规尘污人/闪亮的宝刀
第四章逍遥与进取
逍遥游
寄畅山水阴/伤心千古《兰亭序》/无法逍遥的忧国心/落拓之性,出自门风/逍遥兄弟
儿女情
《桃叶歌》/《团扇歌》
进取者
王氏青箱学/王谢交恶
第五章火中取栗
抉择与困境
大手笔/胡广方针/《长史变》/宝刀的传人/冰山难依/小朝廷的传玺人
飞鸟各投林
慧眼识英雄/水流千里/集结/前奏
第六章马棰下的富贵
进取与止足
废立事件一个新机遇/权力的再分配/知止道攸贵/王太保家法/青箱学传人/处于不竞之地
求之不来、推之不去的祸福
游戏与占命/一个谦抑者的悲剧/一个躁进者的下场/推不掉的富贵/明知无罪的赐死
送与迎
宰相之志/又一个历史机遇/二王持平,不送不迎/王僧虔诫子/将一家物与一家
第七章流誉南北
一代儒宗
造次必入于儒/国师/族人心态种种
权欲的祭坛
《曲水诗序》/破灭的梦幻/巢窟何处/渗血的屏风
名标北史
流落与知音/复仇者/汉化的辅臣/《悲平城》/一出家庭悲剧
第八章豪门夕晖
惯性的力量
顺水推舟/华贵中的阴影/马粪巷长者/甘棠伐处王氏移/三代国师
以翰墨为勋绩
谢灵运的传人/王有养、炬/王氏的文学传统/一诗得侍中
纷乱时世
百世卿族,一朝而坠/《渡河北》/王褒诫子
第九章淮水绝,王氏灭
强弩之末
后的龙套/末世贵胄
悲凉的回音
北国词臣/断肠两地书/宝刀叹
无可奈何花落去
玉树歌残王气终/消失的宝刀/凄厉的尾声/余波
第十章千秋王氏堂前燕书法
源远流长
书圣的故事
二王优劣论
谁是冠军
书累
智永与《兰亭帖》的传说
后的回顾展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六朝琅邪王氏世系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