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书院》根据历史资料追溯了中国文化书院的创院经过及创院人物,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书院在八十年代“文化热”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以及所经历的内部分裂和动荡。其中许多事件为首次公布,如《梁漱溟全集》的编辑过程,我国首本《中国文化研究年鉴》的组织编撰与出版;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汤一介、庞朴等先生如何参与中国文化书院的创建以及他们在文化书院的角色和作用,甚至在内部分裂时的态度;梁从诫先生是如何离开体制和学术界的……对于如何界定八十年代,如何分析当时“文化热”的形成和走向,如何看待当时民间文化团体与社会改革等问题,作者也提出了独到看法。
《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书院》史料翔实,注释多达五百余条,书后附有五个历史文件的附录,并配以六十六幅历史照片。
对于20世纪的中国历史,褒贬扬抑截然不同。20世纪刚过去不久,我们在时间上还没有足够的观察距离,但无论如何评价,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一些历史事件或日历史时期会对后来的历史发生长远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们依次为:辛亥革命、“五四”、抗战、新中国成立、“文革”、八十年代(改革)。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几千年的王朝政治;“五四”奠定了中国人现代观念的基本结构;抗战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在亡国危机中的绝地反击,是最深入的民族动员;新中国成立,是中国以全新方式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开启;“文革”离开了中国人常识理性的传统,其乌托邦的理想主义真诚最终化为疯狂暴戾和虚伪的悲剧;八十年代是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精英和广大知识精英、农民联手创造的一个改革时代,不仅开辟了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而且影响了世纪之交的世界历史进程。然而,这一百年来,中国人始终行色匆匆,来不及思考和分析,或者由于种种原委压抑了这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尤其对抗战,对“文革”,对八十年代的研究都相当不足,与它们的历史地位不相称。
陈越光,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杂志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理事长。主要出版著作有:《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翰墨丹心》和《摇篮与墓地》等,是20世纪80年代影响很大的“走向未来丛书”的副主编。
《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书院》序
自序
第一章 中国文化书院的创院经过与建院设计
第1节 1984年
第2节 创院经过的追溯
第3节 关于的批示
第4节 关于九州知识信息开发中心
第5节 关于成立大会
第6节 建院设计
第7节 中国文化书院合法性的取得
第二章 创院的人们
第1节 最早发起创立书院的几位年轻人
第2节 创院五老: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
第3节 汤一介与中国文化书院
第4节 两大柱石:庞朴与孙长江
第5节 创院期的书院导师
第三章 “文化热”(上)
第1节 历史把讲台还给了它的主人:1985年、1986年的文化讲习班
第2节 面向驻京外国友人的“中国文化系列讲座”
第3节 梁漱溟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
第4节 中日近代化比较研讨会
第5节 1988年的几次小型研讨会:《河殇》及其他
第6节 “‘五四’与中国知识分子”
第7节 “中国宗教的过去与现在”
第四章 “文化热”(下)
第1节 为期两年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
第2节 高级学术研究班
第3节 全国环境保护专业培训班
第4节 北京市工商企业管理干部法制教育培训班
第5节 流产的“机动车驾驶员继续教育全国统一教程”
第6节 形形色色的办班与办班设计
第五章 中国文化书院八十年代的出版物
第1节 《梁漱溟全集》编辑过程
第2节 我国第一部《中国文化研究年鉴》
第3节 书院的教学用书系列
第4节 《中国文化书院学报》
第5节 《中外比较文化研究资料》和《中国学导报》
第6节 编撰《中国文化书院文库》的五年规划
第六章 中国文化书院的社会联系与内部管理
第1节 文化书院与境外学术界的联系
第2节 文化书院与媒体和企业界的联系
第3节 文化书院与政府管理机构的关系
第4节 文化书院的《章程》
第5节 院务委员会的运作
第6节 机构部门设置
第7节 各地各样的分院
第8节 制度的建设与缺失
第七章 盛况:1987年―1989年中的中国文化书院
第1节 院务工作报告:1987年;1988年
第2节 雅兴与雅聚
第3节 1987年的大招聘
第4节 “图书馆”、“口述历史资料馆”与“编译馆”
第5节 中国学研究资料咨询中心
第6节 同学们
第7节 购置或建造院舍的努力
第8节 基金会与海内外筹资的设想
第9节 文化书院鼎盛期的阵容
第10节 财务分析
第八章 内部分裂与一个时代的结束
第1节 裂开的阵营
第2节 秋风中的分家
第3节 院务委员会对“分家”的态度
第4节 “六?一八”夺家具与“七?二一”取公章事件
第5节 超越底线的动作
第6节 解决问题:27:1
第7节 分析与追问
第九章 困局中的坚守
第1节 没有选择,只有坚守
第2节 “冯友兰哲学思想国际研讨会”的会前书信
第3节 东亚地区文化与经济互动国际研讨会
第十章 余声:未竟的梦想
第1节 九十年代组织编写的几套丛书
第2节 中西印文化的融合及发展国际研讨会
第3节 关于《儒藏》
第4节 未竞的私立大学梦
附录
附录一:《中国文化书院八十年代大事系年1984―1991》
附录二:《中国文化书院档案文献目录汇编1984―1991(文字部分)》
附录三:中国文化书院1985年一1987年开课一览表
附录四:关于中国文化书院“分家”的三个文件(1988年10月)
附录五:海峡两岸文学讨论会记录
附录六: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