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自己的孩子成人和成材》的宗旨在于灌输教育孩子的知识,让父母确立如何教育孩子成人和成材的观念、内容和方法,纠正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盲点。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德智体健康的、有良好习惯的和有独立性的孩子。家庭教育效果好的基石是,父母对孩子有亲情、热情和责任心,信任孩子、尊重孩子和视孩子为朋友。
《如何使自己的孩子成人和成材》讨论的核心是按孩子的年龄段,提出孩子的问题、对事物的态度和对其施教的内容、方法与注意事项等。
《如何使自己的孩子成人和成材》强调,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关键在于如何能够成为孩子的榜样、心目中的偶像和引导者……
为使孩子成人和成材,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十分关心和重视,并且有强烈的愿望。但怎样实现这一愿望,在认识和做法上,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差异是很大的。现实是更多家庭与父母,都把精力放在使自己的孩子成材上,如何使他们成人-一正常人则注意不够。所谓“正常人”就是指符合一般规律的人,即身体正常、智力正常、品德正常、性格正常、心态正常、心理正常等。家庭教育中的成人和成材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有些父母不太清楚,一说起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成材,一说成材就是学习好,而忽视孩子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家庭教育,孩子上幼儿园、小学,甚至初中,其主要目的、主要任务,是使孩子成人。只有孩子成人了,他们才有成材的可能。什么叫孩子成材?一谈起孩子成材,父母总认为孩子成为××家叫成材、当个什么级的官叫成材或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叫成材,等等。我们家长对孩子成材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所谓孩子成材就是使他们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德才兼备的人一不管他们做什么工作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树要长高长粗长直成材,就得有一个使它成材的条件和环境;孩子要成材,除条件和环境外,还得勤教育。事实上家庭教育,使孩子成人和成材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在孩子不同年龄段有所侧重,同样的事情早讲、晚讲、讲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区别而已。
一个几十层或上百层的高楼大厦能稳稳矗立在那里,靠什么,就是靠它有牢固的基础;一个人要想有成就,做一番事业,也需要有牢固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先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健康的正常人,尤其是孩子要有一个强壮、精力充沛的身体和一种健康的思想与性格。
家庭、幼儿园、小学、初中是孩子德智体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孩子有一个好习惯主要是在幼儿园养成的。心理素质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要进行。例如,有一些人学习不错,但心理素质较差,遇到困难、遇到突发事件,不知所措,甚至精神崩溃。家庭教育主要是在孩子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人品教育、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孩子将终身受益。
年轻的父母不能强调自己工作忙、不能为追求自己事业的成功,而把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推给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隔代教育是极少能把孩子教育好的。这并不是祖辈没有学问或本事,而是在孙辈的心中他们的地位、认知和自己的父母相比差异很大。在孩子看来,生自己、养育自己的是父母而不是祖辈……只有父母亲自培养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天天健康成长,心里高兴和踏实,父母的事业才没有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子女不仅仅是父母的孩子,他们还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各行各业,明天都要交给他们。所以家庭教育的意义深远而伟大,父母把家庭教育抓好既是责任又是义务,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张守珍,一直在国营企业做技术工作、厂技术领导和行政领导;译过俄文、英文技术资料、俄文电器书籍、发表过多篇技术文章;在美国居住期间,在图书馆工作十一年。和王玲老师合著《人生成功之路》一书,于2017年5月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玲,郑州市市直中学一线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二十七年,一直在教学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先后获得“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等称号。论文多次获得郑州市一等奖、二等奖,科研成果获得河南省二等奖。和张守珍先生合著《人生成功之路》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
家庭教育:孩子成人篇
第一章 家庭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的先期性
家庭教育的感染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个性化
家庭教育的终生性
第二章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把孩子视为家庭产物
父母要认真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第三章 家庭教育的内容
父母教孩子什么
怎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第四章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健康的人格、开朗的性格
重视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要重视和培养孩子生活的独立性
注意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活泼和爱心
儿童的学习成绩与其快乐成长哪个优先
第五章 父母必须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
父母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
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自己必须先受教育
为有效教育孩子,父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父母要用无声的语言去教育、感染孩子
第六章 家庭教育要善用方法
……
家庭教育:孩子成材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