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讨论了瓦尔堡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倾向对布氏的启示,并把他的图像学置于同时代的学术环境中,力求清晰地再现他的图像学观点――什么是图像学意义上的图像?什么是德国的图像学传统?什么是布氏的新图像学视野?其次,本书以他的四部专著作为案例,详细分析了作者是如何运用其图像学理论解决艺术史问题。希望通过对布氏的图像学理论的初步阐述,能对国内的目前正在兴起过程中的视觉文化和图像研究有所助益,并为传统艺术史研究打开一扇可供借鉴的窗户。
适读人群 :全国艺术院校美术史专业的广大师生,艺术史研究者。
国内首本关于德国新图像学的专著。通过四个案例呈现德国新图像学理论的实际运用。
早在20世纪30年代,潘诺夫斯基就做过传统的图像志研究,半个世纪后的互联网时代,图像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图像被广泛地讨论,从起源到范围,从概念到内容......尤其是它与艺术史的关系也广受关注且饱受争议。
贺华,1976年出生于陕西省大同市。大连外国语学院,本科主修德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时在中央美术学院主攻西方艺术理论。近年研究当代德国图像学发展,并发表系列文章。现执教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导论 图像转向
第一章 布雷德坎普其人及其学术背景
第二章 布雷德坎普的新“图像学”
第三章 布雷德坎普的图像学案例
结语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布雷德坎普的个人资料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