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畅销百万册经典好书,全新译本,精装典藏版)
定 价:58 元
丛书名:锦瑟书系
本书既是沈复作为一介书生对人生的快意告慰,也是他作为一位深情夫君写给爱妻的绵长悼文,有闺房记乐,有闲情记趣,有浪游记快,也有坎坷记愁,即使颠沛流离,布衣蔬食,宿疾缠身,沈复夫妇也总能在花月诗酒间发现赏心乐事。林语堂在谈到此书时说:“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才是宇宙间之至美。”
译注者语
把《浮生六记》译成白话,在我身边许多写作的朋友看来,实在很无谓,因为至清以后,大部分文言作品就其阅读的 难度而言,已几近写得考究的白话,至少晃眼一看是如此。在 起心去译注之前,我也有相似的看法。
从上世纪80年代自己热衷阅读时起,《浮生六记》,还 有《老残游记》等,都是我三二年又会去重读的书。不是因为 我过度拘泥于自己的阅读喜好,而是有许多书,自己初读之后 并不十分喜欢,也就甩到边角去了。一生倾心读书的人都知道,真正与自己气息相应,有趣、养心、安神的书不多。某段时间(其实是经常)被一些貌似宏大、深奥的书伤了胃口,就 会返回去,把自己曾经读过,为自己所认定的有阅读快感的书翻找出来,重新读,体味其中世道的艰难和人心真实的节律, 并不一定非得动人,但一定得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情怀和洒脱,一定得有能潜入微妙之处的生死纠缠和非凡韵致。
也正是这本我反复读过多遍,自以为已经烂熟于心的书,在我真正动笔去译,需要逐字逐句细嚼慢品时才发现,我 在大多数时候,对文言小说其实只是读了个大概,虽然也能体 味它内在的意韵,但对很多字句却不能吃透,更是很少能触及 其质感。所以,对它的注译过程,也就成了我最深一次细心体 味的过程。我得首先吃透它的字句,它的转承,它所涉人物的性情,再让白话也语言简洁,即使没有文言的韵味,至少也要好读。是否真正做到,我并无十足的自信。
所以我建议,如果稍有文言基础的读者,还是去读书中的文言注释部分最妙,因为在尽心译完后,我仍然觉得,文言今译实在很难保有原作的语感和韵味。
2019年8月22日于渝
作者简介:
沈复,长洲(属江苏苏州)人,字三白,号梅逸,擅诗画散文,有《浮生六记》传世。
译者简介:
刘太亨,中国当代诗人,曾参与发起成立“整体主义”诗歌流派,为《汉诗:二十世纪编年史》编委,作品入选《后朦胧诗全集》《明月降临——第三代人诗选》等多部合集。出版诗集《刘太亨诗选》。
译注者语 / 1
| 译文 |
卷一 闺房记乐 ……………… 5
卷二 闲情记趣 ……………… 33
卷三 坎坷记愁 ……………… 49
卷四 浪游记快 ……………… 79
| 原文 |
光绪三年初版 杨引传序 / 127
卷一 闺房记乐 ………………… 129
卷二 闲情记趣 ………………… 161
卷三 坎坷记愁 ………………… 177
卷四 浪游记快 ………………… 206
卷五 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
…………………………… 249
中山记历 ………………………… 271
养生记逍(佚) ………………… 306
王韬跋 / 324
附:沈复年谱 /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