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世纪早期*著名的汉学家和传教士,卫礼贤的德译汉典对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本集收录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在首届青岛德华论坛上所做的关于卫礼贤的报告,这些报告分别从德语文学、汉语神学、思想史和哲学的角度勘察了卫礼贤的思想世界,旨在通过交叉的视角来展示卫礼贤思想光谱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向读者全面展示卫礼贤的思想和生活;另外收录的两篇文章则进一步丰富了这种交叉的视角。
适读人群 :卫礼贤和中西文化交流研究者,对海外汉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将卫礼贤视为一位汉学家和传教士,本书则向我们成功展示了卫礼贤的思想和生活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余明锋,1985年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助理教授,译有《同一与差异》(合译)、《政治哲学与启示宗教的挑战》、《敌基督者》。
张振华,1982年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著有《斗争与和谐——海德格尔对早期希腊思想的阐释》,译有《海德格尔导论》、《苏格拉底或政治哲学的诞生》。
圣犬——卫礼贤与德语现代文学刍议
冯晓虎评论
卫礼贤的占卦实践
司马涛评论
贤哲别东西,思澄终归一——作为卫礼贤、辜鸿铭交谊纽带的孔子与歌德
辜学武评论
卫礼贤的柏拉图批判——“致中和”作为世界治理策略
孙周兴评论
卫礼贤生命中的最后十年
论赫尔曼·凯泽林《—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一书中的中国印象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