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丛书)
定 价:52 元
丛书名: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丛书
- 作者:韩秋红,孙颖,王馨曼,王临霞 著
- 出版时间:2018/7/1
- ISBN:9787010186627
-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B089.1
- 页码:200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现代性是现当代社会理论家的重要问题意识和研究视阈,诸多理论由此而生并体现出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便生发于这一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丛书)》拟从现代性的一般理论谈起,通过学者们对现代性问题的阐释发掘其在现代性及其现代性观念上的共识与区别,以此厘析对现代性内涵的诸多界定,形成对现代性的初步认识。进而分析西方哲学的现代性、马克思的现代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的生发逻辑、理论特征、思想脉络等问题,在比较中凸显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独特性及其思想价值。最后拟以有机马克思主义为代表性思想深入具体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性学派的现代性理论,更深刻验证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整体特征。
有人这样描述历史:16世纪是意大利人的世界,是因为意大利人兴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更是因为这样的运动发现了人、自然;17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界,是因为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更是因为这样的发明代表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出现;18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界,是因为法国人掀起了大革命,更是因为这样的革命送给人类百科全书;19世纪是德国人的世界,是因为德国人在欧洲的上空演奏了第一把小提琴,更是因为“第一把小提琴家”是马克思。如果说这样的描述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这一道理在20世纪再一次得到证明——马克思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伟人。20世纪无论是马克思,还是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还是借助马克思之名标榜自己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斑斓驳杂的重要章节。因为20世纪的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巨变,发生在思想领域的一系列事件无疑是这一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冲突与融合,新的分化与对峙,新的竞争与较量都在世纪的舞台上一幕幕上演,在这样的时代中或明或暗地蔓延。在这股思想大潮中,诞生于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渐渐发出了较强的声音,体现了当代思想文化的分化和多样化的格局。它不仅源流学派异彩纷呈,而且伴随着自身理论的深层转变而日益呈现出综合发展的趋势;同时这一令人捉摸难定的趋势,又隐约显示出深远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学理的传承相继。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哲学进入20世纪后别样的一支发展分流,既保留与继承了西方传统哲学的思想特质和价值关怀,又生发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所具有的现代性批判的时代特征和现实品格。如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古代哲学(古希腊)是以后各种哲学的发源地,其他现代西方哲学都生发于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绽放于源自古希腊哲学思想之树的枝头,那么西方传统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也拥有着“欲说还休、欲语未流”的“未解情缘”。不能否认,西方传统哲学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诞生、发展的母体,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历史背景、传统内涵、思想质地、问题渊源、理论风格和民族情怀,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独自散发出自身的理论芬芳,也没有忘怀久远和厚重的西方传统哲学所无私提供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养料。我们正是在西方传统哲学宏大的思想背景下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传统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转向的意义上挖掘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深蕴的传统情怀、当代话语和未来之意。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派个性独特的理论学说,他不强调在近代知识论的意义上构建体系,不追求自身学派内部的概念明晰。众所周知,“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是一个总体上的称谓,仅仅因为都注重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而同属一门,表征着这样一个既具有某种共同理论基调,又色彩斑斓、内容庞杂的理论运动。与其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知识体系,不如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叙事范式;与其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学术流派,不如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场社会运动或社会思潮。与其说是在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生发的西方现代哲学流派,不如说是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转向。事实也如此,西方马克思主义往往将自身的发展寄予其他理论学派的身上,演发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表征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众多其他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纠缠”。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一样,共同延续着西方传统哲学的思想传统,共同捕捉着现代西方哲学的时代脉搏,两者共处在同样的时代,相遇在共同的地域,面对着同样的困惑,思考着人类的命运。以共同的话题,不同的话语方式,使自己的现代性理论的独特话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使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和现实语境;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所谓的“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在使西方马克思主义力求成为马克思主义队伍中的一分子时,也使人们不得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刮目相看。所以,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各流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同与异,成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需求。
韩秋红,女,东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国哲学教学与研究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西方哲学中国化研究。主持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一般项目等项目,研究经费百万元。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CSSCI以上级别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被《新华文摘》摘编。著有《现代性的迷思与真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哲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等著作。先后获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东北师范大学教师奖,***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
第一章 现代性理论肖像
一、现代性概念澄明
二、在传统关系中把握现代性
三、在与现实的关系中领悟现代性1
第二章 现代性理论的逻辑开显
一、现代性意识的不断觉解
二、现代性理论的积极自觉
三、现代性问题的再度沉思
第三章 现代性理论的历史逻辑
一、在西方近代启蒙理性中崛起的现代性身影
一、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获得给养的现代性重塑
三、在后现代反叛中打碎的现代性肖像
四、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开辟的现代性多元转向
五、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中开启的现代性批判
第四章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整体建构
一、以资本逻辑规约现代性概念
一、以辩证态度批判现代性问题
三、以唯物史观解救现代性危机
第五章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思想的双维逻辑理路
一、黑格尔的思想遗产——形上追求的现代性理论
一、卢卡奇的现实追索——物化批判的现代性理论
三、马克思的真知灼见——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
第六章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三重突破
一、对传统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天才”位移
一、对现代西方哲学片面消解理性主体性的辩证批判
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精神的实践超越
第七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方法批判
一、在思想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历史性方法及批判
一、在历史逻辑演进中凝聚的思想性方法及批判
三、历史性思想与思想性历史之统一及批判
第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思想镜像
一、从“摆脱蒙昧状态”到“现代性的堕落”:哲学基调的历史性嬗变
二、从“资本扬弃”到“现代社会总批判”:现代性理论的主题转换
三、从“解构元叙事”到“未竟的事业”:现代性理论立场的捍卫
第九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双重逻辑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与现代西方哲学
三、比较视域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思想特质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状况
……
第十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的可能性空间
第十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论研究的意义归属
主要参考文献
丛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