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规范伦理学的哲学立场探讨了大学教师学术权力的合理性,从实质伦理与形式伦理两个层面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大学教师学术权力伦理体系。本书采用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同行评审、师生交往以及学术委员会学术管理活动中大学教师学术权力的运行,分别从美德伦理学和对话伦理学的哲学视域揭示出学术权力主体在掌权和用权时的基本美德以及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的对话伦理规范,*后运用组织的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创造性地构建了现代大学制度下加强大学教师学术权力伦理建设的制度路径。
王珊,女,1977年生,四川成都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教师教育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四川省哲社重点以及四川省教育厅项目5项,在《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绪论
第一章 大学教师学术权力伦理的意涵
第一节 大学组织蕴含的伦理精神
第二节 大学教师学术权力伦理的内涵及层次
第三节 大学教师学术权力伦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同行评审中学术权力主体的基本美德
第一节 同行评审中学术权力主体美德的基本诉求
第二节 同行评审中公正美德的内涵
第三节 同行评审中诚实美德的内涵
第四节 同行评审中知耻美德的内涵
第三章 师生交往中学术权力主体的美德
第一节 师生交往中学术权力主体学术关爱缺失的表现
第二节 学术关爱美德的内涵
第三节 学术关爱的具体表现
第四章 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的对话伦理规范
第一节 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实施的伦理困境
第二节 学术权力对话伦理规范的内涵
第三节 学术权力对话伦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下学术权力伦理构建
第一节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第二节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加强学术权力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第三节 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第四节 现代大学制度下学术权力伦理建设的构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