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共分十章:第一章主要内容在于说明旅游犯罪问题、旅游犯罪的损害及代价、全球旅游安全的演进、研究旅游犯罪的意义及旅游犯罪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讨论旅游犯罪的定义及旅游犯罪学应该探讨的范畴。第三章讨论旅游犯罪的集中性、规律性、弱势性、多元性和隐匿性。第四章则以“理性选择理论”、“日常活动理论”、“生活形态理论”、“中立化技术理论”及“冲突理论”,来解释旅游犯罪与被侵害现象。第五章从游客的特征与习性、社会环境的变迁及旅游产业的整体结构问题,说明出外旅行者易于受到犯罪侵害的原因。第六章及第七章则是从旅游者的观点揭示旅游犯罪现象。第八章主要谈旅游社会失序现象,也是对于旅游骚扰问题的关切。第九章及第十章则从政府单位、旅游业、旅游社区及旅游者个人方面,提出旅游犯罪预防与控制的解决对策。
邱淑蘋,台湾中央警察大学犯罪学博士,淡江大学图书信息学硕士。爱好旅游,在多个国家从事国际志愿者工作。
研究领域为旅游安全、犯罪学、图书馆安全。
现为台湾中央警察大学专任教师,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兼任教官。
出版专著网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次参加
第一章 旅游犯罪现象
一、旅游犯罪问题
二、旅游犯罪的损害和代价
三、全球旅游安全的演进
四、研究旅游犯罪的意义
五、旅游犯罪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旅游犯罪的概念
一、旅游犯罪的定义
二、旅游犯罪学研究的范畴
第三章 旅游犯罪特性
一、旅游犯罪地区的集中性
二、旅游犯罪时间的规律性
三、游客易于被侵害的弱势性
四、旅游犯罪形态的多元性
五、旅游犯罪经验的隐匿性
第四章 旅游犯罪侵害相关理论
一、机会理论与旅游犯罪侵害
二、中立化技术理论与旅游犯罪侵害
三、冲突理论与旅游犯罪侵害
第五章 旅游犯罪发生成因
一、游客的特征与习性
二、社会环境的变迁
三、旅游产业的整体结构
第六章 旅游犯罪侵害的迷思
一、迷思的概念与形成
二、旅游犯罪侵害的想法
三、旅游犯罪侵害的迷思与澄清
第七章 旅游者主观风险认知
一、旅游风险概念
二、旅游者对犯罪的主观风险认知
第八章 旅游社会失序现象——旅游骚扰
一、旅游骚扰现象
二、旅游骚扰的概念
三、旅游骚扰的主要类型
四、被骚扰游客的特性
五、游客受骚扰的原因
六、反骚扰行动
第九章 旅游犯罪预防与应对机制
第十章 旅游安全规划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