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读诗的民族。
从三干多年前《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汉代古诗“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到文天祥的慷慨名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再到闻一多的呐喊与拷问:“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诗既可供轻吟低唱、陶冶情操,又不乏浩然正气,字里行间透出中国人的傲然风骨。
所以,给中国孩子一个童年的诗园,不仅仅是开启想象力这么简单。
有时候,一句诗,能立一种精神。
《雪孩子和蒲公英/给小时候的诗》集结了徐鲁先生经典的儿童诗作品,文字优美,辅以美图,集文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与儿童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与诗最亲近,因为在灵魂的深处,诗就栖居在童心里。
儿童学诗,可以无师自通,因为他们有纯真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这些也是诗的特质。还有诗的音乐性。诗的韵律可以直抉心灵,抚慰心灵,儿童从听觉上极易接受。
纯情,想象,美听,儿童与生俱来,只是需要给予关注和启迪,唤醒诗的声音和诗意的欣赏。
我们要努力呵护这颗诗心,在他们还不识字,还不能自主地读诗的时候,就带领他们走进“声音的诗”,让它入于耳,根于心。心中有了“声音的诗”,听觉便得到了抚慰,那也是一种艺术享受。所以,我们可以说,婴儿的审美趣味,是从声音开始的;具体地说,是从诵读诗歌(童谣)开始的。那歌谣既可以协调动作,增添游戏的兴致,也可以用作摇篮曲,催促孩子静静地入眠。“声音的诗”是人生初始审美享受的第一课。诗的韵律节奏是和诗天然地融合在一起的。不讲韵律的诗,难以记忆,难以流传。
当儿童可以自主地阅读时,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读神话,读童话,读探险故事,读寓言,但此时读诗很重要。诗中的情趣、韵味、哲思,以及精微的语言表达,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文学的纯正趣味,要靠读诗,欣赏诗。
我们常说,诗是文学中的文学。还说,文学是多种艺术的基础。从这些论述中,诗的价值就明显展示出来了。我曾经表述过这样的意思:“读诗不是一般的消遣,它可以让读者在纯正的文学趣味中,获得阅读的快乐和滋养。那种属于音乐拨动心弦般的感动,那种属于绘画情景交融的感受,那种如歌如舞让情感陶陶然的共鸣,都会让我们体验到读诗有别于读其他的文学样式。”
我们有重视诗教的传统。诗教永远伴随着感动,并由此提升为心灵的感悟。
诗给我们敏锐的目光,这是一双寻美的眼睛。寻美,就是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他人。当寻找到美的时候,内心的世界会更丰富,更充实。诗可以引领我们带着新鲜感、好奇心,去不断地探寻美的意境,诗的意境。
诗给我们向善的境界。读诗就是和世界交流,和他人交流,和自己交流,就是感知和谐、真诚,感知温柔敦厚,也感知凛然正气。优秀的诗是向善的向导。
诗给我们求真的智慧。读诗是感动,也是思考。诗不仅有审美的趣味,还有思辨的力量。那些精美的诗行有的优美巧思,有的明敏坚致,特别是那些隽语警句式的表达,更能启思进智,给人追求真理的力量和勇气。
总之,读诗可以让我们宁静:深情地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激发建设生活的热情。读诗让我们心灵飞翔:丰富的想象力比智慧更有力量。诗的素养会使一个人的童年聪颖,敏锐,更有灵性。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诗丛读本,融合了我上述诗美的特质,融合了美的诗歌,美的绘画,美的声音,是当下我国儿童诗坛的一次精心打造的展示。
希望广大读者喜欢这套诗丛。
徐鲁,1962年生于山东胶东半岛,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散步的小树》《世界很小又很大》等,散文集《童年的小路》《对星星的诺言》《青梅竹马时节》《童年的牧歌》《画布上的激隋》《黄叶村读书记》《时光练习曲》等四十余种,另有长篇小说《为了地久天长》、长篇传记《普希金传》《音乐巨人贝多芬》以及《沉默的沙漏·徐鲁自选集》《徐鲁青春文学精选》等选集多种。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台湾“好书大家读”年度好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湖北省文艺明星奖、湖北青年文艺奖、湖北文学奖等。
一片红树叶
篱笆上的小花
一朵小野菊
走在晚秋的田野上
致大自然的砍伐者
夏日雨景
小小的月牙
热闹的菜市场
绿蝈蝈和红蜻蜓
藏在树叶里的红苹果
新年的夜晚
大地巨人
风的四季
秋天的红枫树
想家的向日葵
散步的小树
小骆驼,你在寻找什么
飞翔的蒲公英
秋天给大地带来什么
无根植物
一只小野鸭
外婆的小山村
蟋蟀小谣曲
美丽的愿望
理想是一只美丽的彩蝶
像小麦一样生长
世界早安
与一条没有名字的小河对话
鸟儿在呼唤
小雏菊
两朵小花
冬目的夜晚
童话、
枫叶与小路
自然是一首乐曲
童年瓜灯
勿忘我
蝴蝶标本
蟋蟀的银杯
给女儿
夏天的声音
雪孩子和蒲公英
当你发现一个小小的鸟巢
白月光菊
风信子和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