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一卷(修订版)(套装全2册)
					 定  价:138 元
					
								  丛书名: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第一編
					
				 
				 
				
				    
				  
				 
	
				
					
						- 作者:郝春文 著
- 出版时间:2018/6/1
- ISBN:9787520126212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870.6 
- 页码:860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32开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全书共30卷,计2015年全部完成,包括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内容是将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数百年前的或一千多年的手写敦煌社会历史文献(即佛教典籍以外文献全部按该馆藏编号依次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的文字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的由校记和90年来学术界有关该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此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为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一卷(修订版)(上下册)。
		
	
修訂版説明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録》第一卷於二○○一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由於經費方面的原因,自第二卷以後的各卷改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現在已經出版了十五卷。這樣,只有第一卷和其他各卷出版社不同,開本的大小和顔色也不一樣,放在一起,反差較大。近二十年來,敦煌文獻整理和研究進步很大,也有一些針對第一卷的釋文進行討論的論文,我們的整理細則也發生了一些的變化。這些因素促成了編纂第一卷修訂版的計劃,修訂版改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這樣整套書的出版社、開本、設計樣式和顔色也就都統一了。此次修訂,增加了一些漏收的文書、補充了一些可以綴合的文書、吸收了近二十年學術界的研究成果,所有文書都按最新的細則重新整理。所以,這個修訂版,其實等於重做,篇幅也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
藉此機會,我想把第一卷出版後的一些情況也向讀者略作説明。
本書第一卷出版以後,這個課題於二○○四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的資助,二○○五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課題資助。二○一○年,又被列爲第二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這是國家社科基金首次面向基礎研究領域以公開招標的形式確定的重大項目,也是我校和敦煌學領域的第一個國家重大課題。此外,本書各卷的出版都得到了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的資助。我們課題組成員對全國社科規劃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領導小組、上海市社科規劃辦以及參與評審的專家都充滿感恩之情,這些資助保證了我們的課題得以在高質量的前提上不斷推進。爲解決文書整理遇到的難題,課題組利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助的經費,曾在二○一二年、二○一四年和二○一六年三次組團赴英國倫敦英國國家圖書館查閲敦煌文書原件,辨認出了很多在國内因黑白圖版模糊不清而無法辨識的文字和朱筆校改,極大地提高了本書的質量。
爲了保證編纂質量,獲得國家重大項目資助以後,我們課題組的工作模式和程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自二○一一年二月開始舉......
郝春文,男,1955年7月出生于北京,汉族,中共党员,历史学教授,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域外汉文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重点学科域外汉文古文献学学科负责人,人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古代史专业隋唐五代史研究方向硕士生指导教师,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北京市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历史学科组副组长、北京历史学会理事、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委、《敦煌吐鲁番研究》年刊编委兼编辑部主任等社会职务多种,曾出版《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等学术著作10多种,发表《从冲突到兼容——中古时期传统社邑与佛教的关系》(《普门学报》2004年)等论文90多篇,承担或主持“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曾多次应邀到英、法、加拿大、日、俄、泰国和台湾、香港等地从事学术研究或参加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斯一○            毛詩鄭箋及注音(邶風燕燕—靜女)
斯一九+Дх三九○三      算經
斯一九背+Дх三九○三背    一 雜寫(勑河西節度使牒等)
               二 好住娘讚
斯二○            漢書匡衡傳
斯三二背           一 殘片(僧奴狀)
               二殘片(書信)
斯三六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題記
斯四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九九勘經題記
斯五○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九題記
斯五三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題記
斯五六            大般涅槃經卷第廿六題記
斯六三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斯七一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四題記
斯七五            老子道德經序訣
斯七五背           雜寫(不)
斯七六            食療本草
斯七六背           一 長興五年(公元九三四年)正月一日行首陳魯佾牒
               二 某年正月四日攝茶陵縣令譚兒(?)狀
               三 某年十一月十六日攝茶陵縣令譚兒(?)狀
               四 前吉州館驛巡官劉廷堅詩二首
               五 某年十二月廿四日潘夐(?)致秀才十三兄狀
               六 宗緒與從兄狀稿二通
               七 鄉貢進士劉某狀
斯七七+伯二六八八       莊子郭象注(外物)
斯七八            失名類書(《語對》)
斯七八背           縣令書儀抄
伯四六三六+斯七九      失名類書(《語對》)
伯四六三六背+斯七九背    失名類書(《語對》)補記
斯八○            無上祕要卷第十
斯八○背           雜寫(沙彌數)
斯八一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一題記
斯八三七           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題記
斯八四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題記
斯八五            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文十四—十七年)
斯八五背           殘片
斯八六            淳化二年(公元九九一年)四月廿八日爲馬醜女迴施疏
斯八七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題記
斯八九背           殘片(官府審婢迎定牒)
斯九二            一 雜寫
               二 抄經兑紙題簽
斯九二背           己卯年八月八日定昌得鞋價麥抄
斯九五            顯德三年丙辰歲(公元九五六年)具注曆日并序
斯九六背           雜寫(不乙)
斯九八            佛説無量壽宗要經題記
斯一○二           梵網經佛説菩薩心地戒品題記
斯一○            七太上洞玄靈寶昇玄内教經
斯一○            九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一一○           一 雜寫(梁朝傅大士頌金)
               二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序抄
               三 雜寫(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序)
               四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序抄
斯一一○背          雜寫(梁朝傅大師)
斯一一三           建初十二年(公元四一六年)正月敦煌郡敦煌縣西宕鄉高昌里籍
斯一一四           妙法蓮華經卷第七題記
斯一一五           佛説無量壽宗要經題記
斯一一五背          寺名
斯一一六           大般涅槃經卷第廿三題記
斯一二一           大乘無量壽經題記
斯一二三背          一 雜寫(沙鄉百姓李萬子得此)
               二 施物抄
               三 八比丘尼名目
斯一二六           一 太子讚
               二 十無常
               三 父母恩重讚
斯一三三           群書治要·左傳(襄公四——二十五年)
斯一三三背          一 秋胡小説
               二 失名類書
下册
斯一三四           毛詩鄭箋(豳風七月)
斯一六一           大佛名懺悔文
斯一六一背          雜寫
斯一六五           佛頂尊勝陀羅尼神呪題記
斯一七○           失名道經
斯一七三           李陵蘇武往還書
斯一七三背          雜寫(勸學詩、秦將賦、社司轉帖等)
斯一七五           佛説無量壽宗要經題記
斯一七六           佛説無量壽宗要經題記
斯一八三           佛説無量壽宗要經題記
斯一八九           老子道德經
斯一八九背          一 習字
               二 妙法蓮華經品卷開闔録
               三 華夷譯語(?)
               四 雜寫
斯一九一           某僧與法師論義文
斯一九一背          僧智盈與周法律論義文稿
斯一九二           賢愚經榜題抄
斯一九二背          雜寫(二月七日請柴)
斯一九四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題記
斯一九六           顯德五年(公元九五八年)二月洪範大師牒
斯二○二           傷寒論辨脈法
斯二○二背          雜寫
斯六○四○+斯一○三七六+斯二○三     度仙靈録儀
斯二一○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五勘經題記
斯二一四           燕子賦一卷
斯二一四背          一 貸物抄(?)
               二 王羲之書論(尚想黄綺)抄
               三 行人轉帖抄
               四 少事商量社司轉帖抄
               五 詩抄
               六 雜寫(王羲之書論)
               七 什物抄
斯二一七           觀世音經題記
斯二二三           一 天王文
               二 某帝文摘抄(?)
               三 六宅王坐化詩
斯二二七           大智度論卷第四一題記
斯二二八背          兑經題記
斯二三三背          勘經題記
斯二三六           禮懺文一本
Дх一九六二+Дх二○五二+伯二七二八+伯二八四八+斯二三八   金真玉光八景飛經
斯二四六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題記
斯二五一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一五勘經題記
斯二五五背          雜寫(社司轉帖等)
斯二五八           妙法蓮華經卷第九題記
斯二五九背          彌勒下生經變白描粉本
斯二六三           一 無相禮
               二 大乘六根讚
斯二六三背          雜寫
斯二六四背          一 付法傳
               二 雜寫(上大夫)
               三 付法傳
斯二六八           人名
斯二六八背          性境不從心偈
斯二七四           戊子年(公元九八八年)四月十三日春座局席轉帖抄
斯二七四背          雜寫(樊富盈等)
斯二七六           長興四年癸巳歲(公元九三三年)具注曆日
斯二七六背          一 十大弟子讚抄(阿難總持第一)
               二 付法傳抄(第一代付法藏大迦葉波)
               三  十大弟子讚抄(摩訶迦葉頭陀第一)
               四 靈州史和尚因緣記抄
               五 佛圖澄羅漢和尚讚抄
               六 羅什法師讚抄
               七 第廿五代付法藏人聖者舍那波斯抄
斯二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七二題記
斯二八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五二題記
斯二八六           一 沙州某寺諸色斛斗入歷
               二 斛斗抄
斯二八七           律藏第三分卷第十題記
斯二八九           一 報慈母十恩德
               二 當身勇猛無敵等詩稿
斯二八九背          一 雜寫
               二 宋李存惠邈真讚並序抄
               三 宋李存惠殯銘抄
斯二九五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六題記
斯二九八           太上靈寶洞玄滅度五鍊生尸經
斯三○四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廿五題記
斯三○八           法集經卷第五勘經題記
斯三一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四題記
斯三一六           大乘起信論題記
斯三一八           洞淵神呪經斬鬼品第七
斯三二三           大順二年(公元八九一年)四月十日團頭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