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中国先秦哲学思想史专著。全书共分12 篇。以人物为主题,系统论述从老子到韩非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作者以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观点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摆脱了中国传统的经学形式。
胡适“新瓶装旧酒”演绎出的中国古代哲学,堪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相媲美。
我的理想中,以为要做一部可靠的中国哲学史,必须要用这几条方法。第一步须搜集史料,第二步须审定史料的真假,第三步须把一切不可信的史料全行除去不用,第四步须把可靠的史料仔细整理一番:先把本子校勘完好,次把字句解释明白,最后又把各家的书贯串领会,使一家一家的学说,都成有条理有统系的哲学。做到这个地位,方才做到“述学”两个字。然后还须把各家的学说,笼统研究一番,依时代的先后看他们传授的渊源,交互的影响,变迁的次序:这便叫做“明变”。然后研究各家学派兴废沿革变迁的原故:这便叫做“求因”。然后用完全中立的眼光,历史的观念,一一寻求各家学说的效果影响,再用这种种影响效果来批评各家学说的价值:这便叫做“评判”。
胡适(1891.12.17—1962.2.27),汉族,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
序(蔡元培)
再版自序
第一篇导言
第二篇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第一章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
第三篇老子
第四篇孔子
第一章孔子略传
第二章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易
第四章正名主义
第五章一以贯之
第五篇孔门弟子
第六篇墨子
第一章墨子略传
第二章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三表法
第四章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杨朱
第八篇别墨
第一章《墨辩》与别墨
第二章《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论辩
第四章惠施
第五章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墨学结论
第九篇庄子
第一章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篇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大学》与《中庸》
第二章孟子
第十一篇荀子
第一章荀子
第二章天与性
第三章心理学与名学
第十二篇古代哲学的终局
第一章前三世纪的思潮
第二章所谓法家
第三章古代哲学之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