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好才是真的好:快乐高中八堂课》基于著名心理教育专家张丽珊老师二十年一线教师经验写作而成,全书围绕高中生可能遭遇的心理问题,结合张丽珊老师的专业心理教育理论,通过高中生实际心理咨询案例,探讨并展示了高中生可能遇到的由环境适应产生的心理问题,与同学、老师、家长相处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高中生如何提升个人心理自助能力等,指导高中生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通过八堂课,提升高中生的自知力、成长力、学习力、选择力、自控力、沟通力,是高中生培养健康心理状态,收获快乐高中的必读书目。
2丽珊老师教你怎么度过校园心理危机
“像我这种中等生即使举手了也不一定轮得到,就算有机会提问,老师对我们的态度也不再和蔼可亲。”
2丽珊老师教你怎么解决家庭心理困惑
“在母亲的眼中我就是学习机器,我的分就是她的脸。我成绩不好了,她就没脸了。”
2丽珊老师教你怎么面对职业心理迷茫
“我上大学的目的是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却误选了与孤独、清贫相伴的高精尖专业,只能退学复读……”
2丽珊老师教你怎么重塑人际心理健康
“我现在快要崩溃了,同学们都用特别恶毒的话攻击我。”
张丽珊,“丽珊心理疗法”创始人,国内著名心理专家,生涯导师。心航路中国大教育网创办人、总督导。天津市未成年人心理自助互助会创会秘书长。国内第一代EAP心理培训师、咨询师,担任十余家欧美企业心理顾问和管理顾问。
已出版专著:《向丽珊敞开心灵》、《成长是首流动的歌》、《朋辈交往有规则》、《与成人交往有技巧》、《花季恋情》(上、下)《特殊的爱给特殊的你》、《成功的教师生涯,您这样走过》、《成功的学生时代,你应这样度过》、《孩子快乐成长,您应这样呵护》、《与厌学学生的心灵对话》、《学生时代赢在心态》、《高考成功赢在心态》、《你可以嫁得更好》、《你可以生得更踏实》、《给孩子不伤害的爱》等。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这支大军极有可能倾颓、覆灭
第一节认同父亲使你生命有力量
许多人误认为只有事业成功的父亲才能真正得到孩子的佩服。事实上,父亲在与子女沟通的过程中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是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特点、情绪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上进心等方面。二十多年来我与不计其数的孩子们交流过有关父亲的话题,发现父亲对男孩和女孩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太一样,下面我们来细数一下吧。
女儿背后的父亲
父亲是女儿认识的第一个异性。被父亲在情感上“富养”的女孩敢于并善于与异性交往,她认定自己是被所有人所喜爱的。强烈的自爱使她进入青春期后,在与异性交往中表现出自信和自尊,发乎情,止乎理。相反,如果在成长中缺乏父亲的陪伴、父亲性格暴躁易激惹,对女儿充满嫌弃等,她就会认定自己是被所有人所厌恶或抛弃的。缺乏自爱使她进入青春期后,与异性的交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退缩,她坚信不会有异性欣赏自己,所以拒绝与异性交往,不敢接受爱情;二是过于开放,为了赢得异性的喜欢,她会表现出低自尊,作出饮鸩止渴的选择。心智成熟的母亲能够力挽狂澜,避免这两种极端的出现。
父亲是女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人”。如果父亲对事业、家庭都具有责任感、客观、理性,用自己的行动向女儿展示男人是以怎样的姿态立足社会、赢得他人尊重的,女儿会对社会、未来充满信心,对自我成长有明确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如果父亲对事业、家庭都缺乏责任感、价值观偏离主流社会、个性怪异、行为障碍、情绪管理失常等,会使女儿对社会的认知出现偏颇,迷失自己成长的方向。
单亲随母生活不仅使女儿失去了与父亲交流的机会,而且还缺少一种持续存在的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模式,这使一些女孩对男女亲密很恐惧,成年后不愿谈恋爱,担心自己再次被抛弃,更有甚者会痛恨男性,无法平等地与男性交流;另一些女孩则早早恋爱,怀着不切实际的乐观和期望,渴望爱情能够把她从父亲带给自己的失望和伤痛中解救出来,却不知这种期待本身就是爱情的毒药。
〖案例分享〗
我盼望母亲带我远走高飞
自我成长训练营中的林美怡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训练营中为了让学生们充分自知,设计了用“我”造句的活动。林美怡的造句一改绝大多数学生被动“应对”的态度,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活动本身。“我觉得丽珊老师的这个方法很好”“我希望和妈妈一起出国”“我希望爸爸可以经常出差”“我不喜欢脾气暴躁的人”“我以妈妈为傲”“我希望下辈子做男生”……看着她的这些造句,我基本勾勒出这个女孩的心理环境。
在一对一分享中,我问她:“美怡,你喜欢妈妈,好像不太喜欢爸爸?”
“您说得太对了,我不仅不喜欢爸爸,而且渴望他们尽快离婚。”美怡告诉我,她的爸爸在奶奶家排行最小,又因为聪明学习成绩好而被家人宠得特别以自我为中心,工作之后因为业绩好还做了领导干部,他说话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在家尤其脾气暴躁,为了避免激惹他,每每他发脾气,妈妈都会主动道歉……妈妈在一家外企做销售总监,脾气温和,但非常有主见,曾经有朋友描述妈妈像浮在水面上的鸭子,表面上看起来悠然,而水面以下是什么,有多深,谁也不知道。妈妈一直打算移民国外,但因为爸爸的工作涉及国家机密而被搁置。“我特别渴望妈妈能够带我移民,远离恶魔般的爸爸,现在我的头皮还在疼,前几天因为我顶撞了他一句,他揪着我的头发向墙上撞……”美怡说这话时眼睛中泛着泪光。
“只要爸爸发脾气,妈妈就道歉使他既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更没有改变的意识和动能。如果你妈妈提出离婚,爸爸会莫名其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会造成他愤怒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美怡不停地点头。“丽珊老师,您说得有道理。”
“美怡,你觉得爸爸的性格对你的人生有影响吗?”
美怡告诉我,同学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七十二变”,她与同学相处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很温和,但偶尔会暴躁之极,让同学摸不着头脑。幸好她目前成绩好,一些同学还是愿意和她成朋友的。“丽珊老师,我能理解同学的感受,就像我和爸爸在一起一样,不知道他下一分钟是什么情绪,什么表情。我不能再模仿他了,不然我的人生就被他毁了,我可不会像他这么好命遇到我妈妈,事业上还能很成功。”我叹服一位初中的孩子就能把问题考虑得如此周全。
我明确地告诉美怡,她与同学相处时的状态并不是简单地模仿父亲,如果她的内心不能够和父亲有良好的连接,她就像没有根基的浮萍,缺乏安全感,无论是不是和父亲在一起,都会遵循这种模式,所以只有将这种模式彻
底改变了,才能让自己更加趋于温和而稳定。
“您能告诉我妈妈应该如何与爸爸相处吗?”美怡放弃与妈妈抛弃爸爸
远走高飞的念头了。
我告诉美怡妈妈只要丈夫发脾气,无论什么原因她都道歉,表面上看起来是息事宁人,实际上是在家庭中营造非正常的人际环境,纵容了丈夫的坏脾气。她完全接受了,那么如何改善呢?第一,透过丈夫被激惹事件,总结出规律性,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第二,如果丈夫没有理由地发怒,不要忙于道歉,而是离开现场,给丈夫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第三,充分挖掘丈夫脾气暴躁对女儿成长的积极作用,比如让女儿知道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告诉女儿遇到问题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整合已有资源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原本以为美怡爸爸不会接受心理咨询的。家庭关系趋于正常之后,他主动询问妻子到底谁在幕后?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非常幽默地说:“丽珊老师,您太厉害了,没有见到我就知道如何对付我了……”无论父亲多么优秀,多么顾家,只要他的情绪不稳定,无法控制自己的负性情绪,并有暴力行为,就会给女儿造成深刻的伤害。智慧的母亲不仅要带领女儿躲避,而且要春风化雨地改善老公的情绪管理能力。
〖案例分享〗
父亲帮助美貌女儿抵御诱惑初二年级时的杜伊静吸引了各个年级的多名男生追求,尽管她没有明确答应任何一位男生,但男生之间还是闹起了矛盾……杜伊静成了学校德育处重点关注的学生。
第一次见到杜伊静,我眼前一亮,她长得漂亮,性格温和,与她交流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她身体前倾,认真聆听并给予及时的语言和情感回馈。“丽珊老师,我觉得男生都挺好的,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就拒绝人家,会不会伤害他们呢?”在交流中我发现杜伊静的父母在她小学时离婚了,她随母亲一起生活,但内心特别认同、思念父亲。她渴望得到来自异性的关注和喜爱。杜伊静父亲是一位知性、儒雅、精致的男士,他内心也很挂念女儿,他知道在女儿心中爱自己更多一些,为了避免女儿“身在曹营心在汉”,加大母女沟通的困难,就很少和杜伊静联系。我告诉他,父亲如果能够在情感层面“富养”女儿,会帮助女儿抵御来自男生的各种诱惑,避免陷入情感的漩涡之中。杜伊静父亲恍然大悟,他对女儿不仅有爱心,而且还很有方法,让杜伊静生活在浓浓的父爱之中……
“丽珊老师,在我的眼里没有任何一个男生能够跟爸爸对我的爱相比……我长大了,就一定要找像我爸爸一样的成熟有品味的男朋友。”杜伊静能够坦然地拒绝那些追求她的男生了。“对不起,感谢你对我的认可,但我却不需要你的感情。我们就做好朋友吧!”杜伊静明朗的态度不但没有伤害男生,反而赢得了男生的尊重和喜爱,这些追求她的男生都成为了她的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