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虎生、周守高主编的《蒋介石家谱》主要介绍蒋介石的谱系:蒋介石的祖辈、父母;蒋介石的兄弟姐妹及配偶;蒋介石及其他的妻子、女人们;蒋介石子女及其配偶;蒋介石的孙辈及其配偶;蒋介石的重孙辈及其配偶。
从大陆到台湾,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蒋介石曾一手托起一个“蒋家王朝”。他退踞台湾后,又主政岛内达大半个世纪之久,之后慢慢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第二代蒋经国、蒋纬国权势犹存。至第三代、第四代,蒋氏家族逐渐淡出政坛,政治影响力式微,自云端落于平凡。《蒋介石家谱》全面展现了蒋介石家族的命运变迁和历史沉浮。
全方位揭秘蒋介石家族兴衰内幕!
何虎生、周守高主编的《蒋介石家谱》是一部记录蒋介石及其亲属、后裔人生际遇的纪实性著作。全书简明扼要地描述了蒋介石家族的情况:蒋介石祖辈、父母的情况;蒋介石兄弟姐妹及配偶的情况;蒋介石本人的情况;蒋介石妻子们的情况;蒋介石子女及配偶们的情况;蒋介石孙子女及配偶们的情况;蒋介石重孙子女及配偶们的情况;其他相关人物的情况。全书对深入研究蒋氏家族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何虎生,男,江苏镇江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北京市重大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重点图书,2014年、2015年、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余项。
出版《伟人毛泽东》《伟人邓小平》《百年陈云》《孙中山传》《蒋介石传》《宋美龄传》《张学良传》《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数十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周守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近现代文化思潮研究所所长。
第一章 故乡、祖先和父母
一、溪口镇、丰镐房和蒋家阴宅
地灵人杰的溪口镇
丰镐房和蒋家阴宅
毛泽东指示谭震林保护蒋氏遗迹
二、蒋氏先祖和父亲蒋肇聪
蒋家曾住江苏宜兴,后迁浙江奉化
蒋肇聪被人称作埠头黄鳝
三、慈母严师王采玉
年轻时是紫竹庵尼姑
劝蒋介石革命
去世后,哀荣备极
四、割不断的手足、乡党和故乡情
姐·兄·妹·弟
不忘乡党情意
辞别家乡
第二章 独裁总统蒋介石
一、早年投身革命
受过系统军事教育
辛亥革命前后
得到孙中山的信任
二、在大革命洪流中
培植个人势力
排斥共产党
北伐和“清党”
三、南京十年
形式上统一中国
与汪精卫、胡汉民斗法
所谓的十年建设
反共和迫害民主人士
停止内战,合作抗日
四、奋起抗战
组织正面战场的抵抗
坚持持久抗战
抗战日趋消极
先后发动三次反共高潮
成为世界级领袖
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兵败大陆
决意发动内战
军事上迅速失败
政治、经济走向总崩溃
下野和败走台湾
六、在台湾的日子
“反共”和“反攻大陆”
稳定台湾的措施
改善民生
走不出去的“外交部”
在台湾悬棺未葬
第三章 原配、小妾和妻子
一、原配毛福梅
毛福梅比蒋介石大5 岁
毛福梅一直是丰镐房的女主人
被日本飞机炸死
二、小妾姚冶诚
姚冶诚是细作娘姨
在台湾去世
三、妻子陈洁如
陈洁如15岁时嫁与蒋介石
21岁时被蒋介石抛弃
新中国成立后,先居上海,后移香港
第四章 终身相伴的宋美龄
一、美人爱英雄
父亲宋查理是一个传教士、工商业者和革命者
宋美龄要寻一位英雄式人物
蒋宋婚礼一共举行了西式的和中式的两次
二、活跃中国舞台
西安事变,只身救夫
活跃在外交舞台上
因鼻子最美当选为“世界十大美女之一”
三、在台湾和纽约的日子
到台湾后,曾与蒋经国争权
逐渐淡出台湾事务
98岁出席了华府为她举行的敬酒会
安葬于纽约上州芬克里芙墓园
第五章 长子蒋经国
一、在苏联发表反蒋声明
蒋介石唯一的亲生骨肉
在苏联公开撰文批判蒋介石
回乡补办婚礼,清洗头脑
二、脱颖而出的青年才俊
出任赣州督察专员
插手三青团,训练青年军
上海“打虎”,无疾而终
三、蒋介石全力培养
掌握台湾特务和情治系统
逼走吴国桢,关押孙立人
任“国防部”部长和“行政院”院长
四、开启“蒋经国时代”
“平凡、平淡、平实”的工作作风
曾为蒋孝武培养政治班底
由“传子”而“集体接班”
五、蒋家王朝终结者
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开放大陆探亲
蒋经国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
蒋经国灵柩暂厝于大溪
第六章 蒋经国的三位妻子
一、第一位妻子冯弗能
二、俄国籍妻子蒋方良
蒋经国的俄国媳妇叫芬娜
随中国的礼俗和蒋家的规矩
“她表现出另一种形式的伟大”
三、非婚夫人章亚若
一位追求新潮和开放型的女子
蒋经国公务之外的红颜知己
要明身份,却突然去世
第七章 任“陆军上将”的次子蒋纬国
一、身世是个谜
是戴季陶的儿子还是蒋介石的儿子
生母是日本护士重松金子
由姚冶诚带大
二、权力仅限于军界
军界任职,升迁不大
在少将位置上一放就是12年
又当了14年中将
三、没有作为的政治家
成为军学系首领
宋美龄让他当上将
争国民党副主席和“副总统”未果
第八章 蒋介石的两位次媳和三位养女
一、蒋纬国的原配夫人石静宜
石父凤翔乃西北巨富
在台湾,挪用军款做生意
打催生针致死
二、蒋纬国的第二位夫人邱爱伦
三、三位养女和女婿
蒋建华、陈瑶光和毛信凤三位养女
陈瑶光与丈夫陆久之
第九章 蒋家第三代
一、蒋经国的长子蒋孝文与夫人徐乃锦
蒋孝文被人视为公害
徐乃锦是徐锡麟的孙女
二、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与女婿俞扬和
蒋孝章与年长十几岁的俞扬和私订终身
俞扬和是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的儿子
三、蒋经国的次子蒋孝武与夫人汪长诗、蔡惠媚
蒋孝武曾被风传为蒋家王朝的“接棒人”
瑞士籍的华侨汪长诗
全球十大最有身价未婚女性之一的郑绵绵
台湾美女蔡惠媚
四、蒋经国三子蒋孝勇与夫人方智怡
蒋孝勇专注于工商业
方智怡十分维护蒋家的利益
五、蒋纬国的儿子蒋孝刚与夫人王倚惠
蒋孝刚是蒋纬国唯一的嗣承
美籍华裔女子王倚惠
六、蒋经国的庶出子——章孝严、章孝慈
两兄弟由外婆抚养长大
章孝严醉心政治,章孝慈研究法学
章孝慈在大陆突发急病
章孝严到溪口蒋氏故居认祖归宗
章孝严夫人黄美伦
第十章 蒋介石的重孙辈
一、蒋孝文的女儿蒋友梅和女婿逸恩·苏理伦
蒋友梅毕业于英国剑桥大
逸恩·苏理伦是英国有名的现实主义画家
二、蒋孝武的女儿蒋友兰
从小就经常台湾、瑞士两头跑
与继母蔡惠媚感情很深厚
三、蒋孝武的儿子蒋友松和儿媳徐子菱
蒋友松从小就非常郁闷
在美国旧金山从事创投事业
携妻回溪口故里参加蒋氏圆谱庆典
四、蒋孝勇长子蒋友柏和儿媳林姮怡
蒋友柏在蒋家第四代中名气最旺
蒋友柏在台湾投身影视文化业
蒋友柏和林姮怡的爱情结晶——蒋得曦
五、蒋孝勇次子蒋友常与儿媳陆敬贤
蒋友常决不从政
蒋友常毕业于纽约大学经济专业
六、蒋孝勇的三儿子蒋友青
小小年纪失去父亲
乌龙大麻案
七、蒋孝章的儿子俞祖声
俞祖声一直住在美国
选择自然科学研究
八、章孝严的长女章惠兰与女婿李幼乔
章蕙兰自小钟情于电影
处女作《小百无禁忌》
章蕙兰表示对陪同父亲认祖归宗非常感动
九、章孝慈的长子章劲松
生活在另一种境遇中的蒋氏骨肉
理解并支持父亲从政
十、章孝慈的女儿章友菊
知道自己的神秘身世
姓不姓蒋不重要
经历家庭变故,决心做个平凡人
后记
三、慈母严师王采玉
年轻时是紫竹庵尼姑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奉化葛竹人,生于1864年,卒于1921年。
在浙东四明山南面,奉化与嵊县接界处的剡源后川上游,有一四山环抱的盆谷小村,名日葛竹。庐舍缘山而筑,坐山状同交椅,向有“金交椅”之美称;前面排峰数簇,形如笔架,又有“仙笔乡”的雅号。一湾溪水,村前东流,景物幽胜。
葛竹原属嵊县管辖,1950年按地形水流划归奉化。
据1933年的《葛竹王氏宗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王采玉的远祖王爽,自奉化连山乡迁至葛竹村落户,稼穑为业,一连六代单传,直至第七代子孙王庆亨,才生有四子:长子永吉为大房始祖,次子永俭为二房始祖,三子永全为三房始祖,四子永强为小房始祖。至今大房仅有一家住在葛竹,二房都已迁往外乡,只有三房和小房支脉旺盛,滋繁百余户。
王采玉的祖父王毓庆,是葛竹三房的第16代子孙,是清朝的迪功郎,生有三子二女,长子王有则,次子王有模,幼子王有金,都是国学生。王毓庆收购笋干等山货,运至宁波求售,无人问津。后来转运至苏州,竟以高价脱售,因以贩卖盈利所得,在葛竹建造一所住宅,后为有则、有模、有金所共有。这就是王家祖宅,王采玉的出生地是蒋介石幼时常来的外婆家。
王有则(1820—1882),曾屡次应试,但都没有取得功名。初娶欢潭姚振昌之女为妻,生三子一女;续娶妻仍姓姚,生有二子一女,子名贤钜、贤裕,女居长,即王采玉。
王采玉,聪明伶俐,幼承父教,稍识文字,尤精于女红。但是生不逢时,王有则不事生产,家庭人口众多,家道中落,祖遗的田产已所留有限,王采玉帮母亲纺纱织布,贴补家用,生活过得十分艰难。王采玉18岁嫁与跸趾曹家田俞某为妻。俞某性情暴躁,往往因一点儿小事发脾气,引起争吵,有时甚至打骂。结婚的第二年春天,王采玉生了一个儿子。不幸的是,几个月后,孩子突患急症,施救不及而夭折。祸不单行,到了这年秋天,丈夫亦身染时疫而亡,随后王有则也病故。夭子丧夫亡父,这一连串的打击,使王采玉对生活心灰意冷。她曾回娘家与中年孀居的母亲住了一段时间,光景颇为凄惨:前母所生的3个哥哥,一个早死,两个已成家分居;同胞的两个弟弟,贤钜不争气,十几岁的年龄,成天赌博,贤裕有先天性神经病,还在读书,全家人不敷出。不久,葛竹附近金竹庵管理香火的老尼去世,王采玉决意带发修行,遁入空门。
王采玉从小勤俭能干,进庵以后,把庵内外整理得非常整洁,田产管理也十分得法。她自己掘笋养竹,种菜植瓜,生活有余,还可以不时去照顾娘家。她母亲也常来庵中做伴住宿,一同拜佛念经,一同操劳。素菜淡饭,日子过得很安稳,她大有在此终老一生的想法。不料,几年过后的一天,庵里突然来了一个看相人,见到王采玉,即说她有福相,日后可生一贵子,晚年将光耀无比,这使王采玉从万念俱寂中泛起了许多不平静的思绪。恰巧,这时溪口的蒋肇聪两年之间,连续丧妻,所遗一儿一女年纪尚幼,家中乏人照料,意欲再娶。玉泰盐铺的账房是葛竹人王贤东,为王采玉的堂兄,知道了东家的想法之后,就回葛竹金竹庵找王采玉说合,玉成此媒。这样,1886年6月,22岁的尼姑王采玉还俗,嫁到溪口,做了45岁的蒋肇聪的继室,当上了玉泰盐铺的老板娘。
王采玉为人温和朴实,通情达理,做了开盐店、家境好、人口多的蒋家新主妇,持家勤俭,井然不紊。蒋肇聪有了这样一位年轻的贤内助,再不用为家事分神,便专心忙于经营。到了第二年春天,王采玉已有孕在身。
1887年10月31日的午后,一个小男孩在玉泰盐铺的后屋楼上出世。祖父蒋斯千为其取名瑞元,这就是后来因为小时“顽梗”异常,溪口街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瑞元无赖”——蒋介石,后来,王采玉又生二女一子,瑞莲、瑞菊、瑞青。
蒋介石两岁那年,玉泰盐铺突遭回禄之灾,’夜半失火。蒋肇聪此日外出办货,王采玉抱子逃出,屋化瓦砾,财物俱损,一家只得搬到祖宅“素居”。以后虽然恢复了玉泰盐铺,但眷属从此不再搬来。
王采玉和她公公蒋斯千都信佛,也都迷信算命看相。王采玉生了瑞元,公媳认为是应了看相者“必出贵子”之言,所以格外疼爱,寄以“光宗耀祖”的期望。蒋介石小时多病,蒋斯千每必亲自诊视医治。蒋介石那顽皮倔强的性格,也确实与众不同,往往闯祸闹事,弄得家中不得安宁。4岁那年的除夕,桌上已排好杯筷,准备高高兴兴地吃年夜饭,他早就爬到椅上去坐等了。
过了一会儿,蒋斯千到,只见孙子仰靠椅背,张口不省人事。当时发现他座位桌上少了一支筷子,连忙检视口中,原来是筷子已插入喉管。全家为之慌乱,请来医生把它钳出,蒋介石才逐渐苏醒,还吐出几口血,弄得家人无心再吃年夜饭了。到了半夜,他才开口说话。王采玉问他为何如此,他说:“从口到胃,不知有多少深度,因此用筷试探,哪知插入后不得出来。”蒋斯千彻夜担心孙子成了哑巴,天刚微明,就起床去问儿媳妇:“瑞元是否会哑?”此时蒋介石已睡醒,马上跃起答道:“我会说话,没有哑。”这真是当时人们所说的“从未听到过的奇闻”。
蒋家门临清溪,蒋介石常独自溜出去游泳,几次遇到上游山洪暴发,险遭灭顶。5岁那年的冬天,他看到檐前缸水冻冰,圆明如镜,一时高兴极了,便扑身去捞取,因用力过猛,倒栽缸中不得出来,等到旁人发现拖起,早已奄奄一息,经抢救才得转生。尤其恼人的是,蒋介石常溜到街上去与群孩嬉玩,弄棒使枪,仿效对阵作战,往往“蛮法三千”,伤及别人,皮破血流,人家纷纷前来问罪,使王采玉大伤脑筋,罚跪责打,从不生效。
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