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把标志与VI设计的原理、过程、方法等做了全面的概括与延伸,并将编写重点放在视觉识别系统上,以实际设计程序为主线展开,主要讲述标志与VI设计各知识点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原则。在对VI设计的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设计进行讲解时,对理念确定到最后形成VI手册的过程进行完整的描述,并对具体的设计和制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习者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独立完成VI设计任务,形成VI设计手册。
		
	
      标志,同语言文字一样,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已成为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传达信息的重要载体,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语言文字的信息传达量。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代标志不但体现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产品和服务质量,而且成为表达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的核心载体,对企业文化与品牌价值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水平。VI设计与应用对企业发展则是注入了前所未有的设计力量,并且在对于推进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品牌的认可度、企业的总体竞争力方面具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当前和今后时期,企业、社会团体,甚至国家与地区视觉形象建立的最有效手段。 
     当前,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日新月异,本书的编写是从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出发,针对以往的标志设计教材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同时,对标志与VI设计的相关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梳理,更加注重基本理论与实训案例的结合,文字资料与设计案例的结合,图文并茂地对标志与VI设计的理论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实际设计案例,对于专业爱好者和初学者也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的工具书使用。 
      本版是在第1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张志颖任主编,李晓东、张雪婷任副主编,李泽静、李文琦参编。由于水平和时间有限,对于书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也真诚的希望各位同仁、老师、学者能够多多批评指正,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以便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以期共同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献出一点微薄之力。谢谢! 
编者 
2017年3月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讲师,本人先后从事艺术学相关专业的工作,工作中先后担任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郑州轻工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教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文学撰稿等工作。2003年始曾任郑州轻工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负责系内的教务教学和科研工作。2007年取得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09-2012年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2012年入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作中心工作;2016年初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
第一章 概述 /001 
第一节 标志的起源与发展 /002 
一、标志的概念 /002 
二、我国标志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004 
三、国外标志的发展概况 /007 
四、标志设计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007 
第二节 标志的类型及功能 /010 
一、标志的类型与特点 /010 
二、标志的功能及作用 /012 
实训案例 /014 
第二章 标志设计方法及程序 /015 
第一节 标志设计的原则 /016 
一、独特性和易于识别性 /016 
二、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016 
三、通俗通用性 /017 
四、准确的信息传递 /017 
五、文化艺术性 /017 
六、媒介传播性 /018 
七、前瞻性与时代特色性 /018 
第二节 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 /019 
一、具象表现形式 /019 
二、抽象表现形式 /021 
三、文字表现形式 /022 
四、图文结合的表现形式 /024 
第三节 标志设计的造型原则 /024 
一、反复与渐变 /024 
二、对比与调和 /025 
三、变异与突破 /025 
四、对称与均衡 /026 
五、反衬与重叠 /027 
六、幻视与错觉 /027 
第四节 标志设计及制作程序 /029 
一、适当的调查研究 /029 
二、合理的设计构思 /029 
三、多样的草图绘制 /029 
四、恰当的选择排除 /030 
五、慎重的色彩应用 /031 
六、正确的标准制图 /031 
七、适度的视觉调整 /033 
八、后续的应用工作 /035 
实训案例 /035 
第三章 标志的色彩组合及应用规范 /036 
第一节 标志设计的色彩表现 /037 
一、色彩的心理表现 /037 
二、标志设计的色彩表现 /038 
第二节 标志色彩的定位 /040 
一、标志色彩的选择 /040 
二、企业标准色 /041 
三、标志辅助色 /041 
四、标准色设定的基本形式 /041 
五、标准色的开发程序 /042 
第三节 标志的说明文案 /043 
一、标志说明文案中的常用词汇 /043 
二、标志说明文案内容 /045 
第四节 标志的组合编排 /046 
一、基本元素之间的编排组合设计 /046 
二、标志基本要素的组合设计 /047 
实训案例 /048 
第四章 VI概念及设计原则 /049 
第一节 Cl的概念及应用 /050 
一、CI的概念 /050 
二、CI的意义 /050 
三、CI的分类 /051 
四、CI系统的构成 /054 
五、VI的应用要素 /055 
第二节 VI的设计原则 /056 
一、统一性 /056 
二、独特性 /057 
三、国际性 /057 
四、延展性 /057 
五、可操作性 /058 
六、美观性 /059 
七、标准化 /059 
实训案例 /059 
第五章 VI系统设计 /060 
第一节 标志与Vl基础系统设计 /061 
一、标志 /061 
二、标准字体 /061 
三、制图与应用规范 /065 
四、吉祥物 /065 
五、辅助图形设计 /070 
六、VI标准色设定 /072 
第二节 VI应用系统设计与制作 /072 
一、办公事务用品类 /072 
二、标志符号导示系统 /077 
三、销售店面标识系统 /081 
四、企业广告宣传系统 /083 
五、公共关系赠品设计 /088 
六、员工服饰规范 /090 
七、企业车体外观设计 /090 
第三节 VI手册的制作 /092 
一、VI手册的编制形式 /092 
二、VI手册的印刷 /097 
实训案例 /098 
第六章 优秀标志及VI设计作品赏析 /099 
第一节 优秀标志案例 /100 
第二节 优秀VI案例分析 /105 
参考文献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