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本体是关于国际法本质的抽象存在,由国际法的概念、性质、分类、效力依据、渊源、运作模式等*为本质的抽象范畴构成。国际法本体论是研究国际法本体的理论,是国际法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本体论的语境下,可将关于国际法本体的研究,归结为三大问题,即“国际法是什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架构如何”以及“国际法如何作用于国际关系”。罗国强编写的《国际法本体论(第2版)》在第一章扼要地界定国际法的本体、描述格老秀斯时代以来国际关系演变与国际法的关系以及当代国际法面临的挑战与研究视角之后,第二至第四章的探讨,重点围绕这三大问题展开。
		
	
	罗国强(Steel Rometius),1977年生,四川成都人,法学博士、博士后。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中心”和“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00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国际私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法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8年任教于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12年至2013年访学于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2008年9月至今任教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在Yearbook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瑞士)《比较法研究》《法学评论》《法学》《法商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中文或英文论文70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独著《离岸金融法研究》,译著《自然法与国际法》等。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法本体之界定 
	一 本体与本体论词源探析 
	二 扬弃与引入 
	三 国际法的本体 
	四 引入本体与本体论概念之意义 
	第二节 四百年国际关系的流变及其与国际法的互动 
	一 近代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初生 
	二 现代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形成 
	三 当代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成熟 
	第三节 国际法在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 必要性:对挑战的回应 
	二 可能性:对机遇的把握 
	第四节 研究视角 
	一 哲学视角: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 
	二 国际关系学视角: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结合 
	三 法学视角:自然法与实在法的结合 
	四 文化视角: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结合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国际法是什么 
	第一节 自然法的再界定 
	一 自然法思想的流变 
	(一)古代:自然法思想之初生 
	(二)近代:自然法思想之繁盛 
	(三)现代:自然法思想的衰落与复兴 
	(四) 自然法思想在中国的遗迹与残片 
	二 扬弃后的再界定 
	(一) 自然法是什么? 
	(二) 自然法有何特性? 
	三 自然国际法 
	第二节 国际法是自然国际法与实在国际法的结合 
	一 国际法的基本概念 
	二 两分法:自然国际法与实在国际法的结合 
	第三节 再考量:国际法的性质与效力依据 
	一 国际法的性质 
	(一)外在强制与內部矛盾的区别 
	(二) 自然国际法的拘束力 
	(三) 国际法拘束力的完整体现 
	(四)两分法所带来的形式合理性。 
	二 国际法的效力依据 
	(一)效力依据的特点 
	(二) 国际法的效力依据及其內在联系 
	第四节 国际法渊源之扬弃 
	一 《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 
	二 自然国际法的渊源 
	(一)基本原则 
	(二)一般原則:一般法律原則 
	(三)具体化的原則:强行法 
	…… 
	第三章 自然国际法基本原则架构 
	第四章 国际法如何作用于国际关系 
	第五章 本体论之运用:国际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