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英雄正名》讲述了:近代以来,在多灾多难的中国大地上,在任人宰割的百年屈辱中,无数仁人志士勇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牺牲……他们中有董存瑞、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有刘胡兰、江姐等英勇就义的英雄,有白求恩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有张思德、雷锋等“为人民服务”的英雄。他们牺牲的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意义归宿,即“为人民而死”。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英雄是民族的希望。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涌现了英雄,而不知爱戴和崇仰,是愚蠢的;向英雄泼脏水,调侃英雄,是失道德、少良知的行为。守卫英雄,是每个正直公民的历史责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让我们为英雄正名,捍卫民族的历史,守望国家的未来!
前言
第一章 抗美援朝四烈士
血肉作干城——黄继光
烈焰中永生——邱少云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孤胆英雄——杨根思
第二章 壮怀激烈,巾帼英雄
伟大的妇女领袖——向警予
抗联军中女英雄——赵一曼
红岩上红梅开——江姐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第三章 那些永不消逝的“老番号”
狼牙山五壮士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
刘老庄连
八女投江
第四章 伟大的援华国际友人
闪耀世界的“红星”——埃德加·斯诺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诺尔曼·白求恩
大地的女儿——史沫特莱,
人民军队的臂助——柯棣华,
第五章 一切为了人民
人民永远的“螺丝钉”——雷锋
时代英雄,爱民模范——欧阳海
“为人民服务”——张思德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
后记
《为英雄正名》:
只身堵枪眼 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反击战即将开始,上级决定由六连担任突击。参谋长张广生召开了六连全连大会。坑道里摆着一个大沙盘,沙盘中央是一个标高597.9的高地。这是一个被敌人占领了的战略要地,它的周围是标有“6”“5”“4”“0”等数字的小山包。在最后反击的0号阵地前,六连将士碰上了最难啃的硬茬子。敌人的三个地堡接连喷出火舌,密集的弹雨把六连死死地摁在了地上,抬不起头来。
张广生和万福来决定将剩余的九名战士编为三个爆破小组,对三个地堡实施强行爆破。
第一组冲上去,倒下了,第二组立即跟上,紧接着是第三组……很快,九名战士全部牺牲。攻击线距离地堡近在咫尺,却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吞噬着一个又一个战士的生命。
万福来急眼了。他和指导员冯玉庆一起向张广生请战,准备亲自去实施爆破。就在此时,在他们身后隐蔽的黄继光爬了过来,坚决地说道:“参谋长,让我上吧!”六连通讯员肖登良和吴三羊也随之过来主动请战。参谋长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班班长,带领肖、吴二人去执行最后的爆破任务。三人在密不透风的枪林弹雨中,默契配合,交替掩护前进,机智勇敢地连续摧毁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然而,负责掩护的吴三羊不幸中弹牺牲,紧接着肖登良和黄继光二人也在扔完最后一颗手雷后,相继在敌人密集的弹雨中倒下了。
此时,人们都以为黄继光三人所担负的对最后一个地堡的爆破任务失败了,万福来、冯玉庆等人已经开始准备孤注一掷,自己上阵。忽然,在敌人的照明弹和爆炸火光的照耀之下,地堡旁伏在地上的一个身影忽然动了一下,继续向前蠕动爬行。
“那是黄继光,他还活着!”万福来激动地叫起来。
此时的黄继光手中已经没有手雷了,但他依然向着地堡坚决、缓慢地前进着。他爬到地堡一侧的射击死角,用力支起上身,侧转过来向坡下的战友们招了招手,张嘴似乎喊了什么。
没有人能听得到黄继光的喊声,但冯玉庆似乎一下子意识到了黄继光那个手势的含义,扭头向身后的张广生、万福来喊道:“快,黄继光要堵枪眼!” 话音未落,黄继光已将自己微微尚存的最后一丝气力,化作了气壮山河的壮举:他张开双臂,如大鹏展翅,扑向了那个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枪眼,用并不宽阔的胸膛,严严实实地堵在了射击孔上。敌人机枪狂暴的射击声骤然变了调,闷闷地响了几声后便彻底哑了。万福来等人就在这一瞬间跳出掩体,几步冲到黄继光身旁,把所有的子弹都狂射进了地堡…… 此时的黄继光趴在地堡上,两手还紧紧地抠着麻包。敌人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腹,血肉模糊,背肌被子弹打飞了,留下一个碗口大的窟窿。脊骨裸露出来,依然保持着挺立的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