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2015年录制的百家讲坛翟双庆解读《黄帝内经》节目以来,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该节目作为中央电视台重点播出项目,于每年两会期间播出。此次拟出版的治法篇篇讲稿,是继五脏篇、风寒暑篇、湿燥火篇、七情篇、长寿篇之后又一力作,拟于2021年3月下旬播出。
《黄博说穴》共分6章,采用一穴一议的方式,通过穴名、定位、解剖、功用、刺灸方法、注意事项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作者对腧穴的理解与认识。也有作者对古今针灸学文献,如《黄帝明堂经》《针灸甲乙经》的解读。并有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临床体会从古今文献中选择出的一些确有疗效的常用穴处方组合。《黄博说穴》是作者结合多年研习心得编写而成的
本次整理以目前保存*完整版(即1947年原作者铅印本)为底本,按照古籍整理的相关要求,精心整理而成。我们遵照原书将本书分为五个大部分,*部分包括原理上篇、古方上篇和温病本气篇;第二部分包括儿病本气篇和时病本气篇;第三部分包括古方中篇、古方下篇、脉法篇、舌胎篇和药性提纲篇;第四部分包含金匮方解篇和伤寒论方解篇;第五部分为
气机升降是中医之道,它是人顺应天地运动的结果,古人观天察地获知其秘,并研究出其对有形的身体结构、无形的神意间的影响。本书论述了中药炮制、处方组成、治疗法则、中医理论及脉诊、舌诊、针灸、辨证方式中的气机升降,并通过病案讲解使用的具体方法,有助于中医临床工作者及学生理解、应用中医气机理论。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编介绍了
首届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先生结合60余年临证经验,梳理其研习《伤寒论》心得体会,以其临证特点“病位病性辨证法”解读伤寒“六经辨证”,并结合自身实践验案,为读者提供了一条学习实践《伤寒论》的新思路。适合中医临床医师,尤其是伤寒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稿是根据何庆勇先生近5年来给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金匮要略》课程的录音和何庆勇先生给自己的硕士、博士讲授《金匮要略》课程的录音进行整理编写,并注解论述。本书强调辨病-方证-主证的辨证体系,辨病为方证和主证的前提,是对疾病的整体把握。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研究者,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文化爱好者的阅读参考。
《中医基本理论》课程是乡村全科医生的基础课、入门课及主干课。本教材的编写从符合乡村全科医生基础课的实际需要出发,用现代的语言风格来说明中医基本理论,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本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先进性,传承中医学基本知识,符合中医学思维特点、使之成为高质量精品教材。本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基本理论的形
中医门径是开启中医奥秘之门的一把钥匙。中医如何认识奇妙的生命?人为什么会生病?中医诊病治病有什么特色?如何正确地养护生命、维护健康?哲学与中医有着怎样的渊源?本书为您解惑答疑,引领您进入中医的殿堂。全书分为九讲,*讲,初识中医;第二讲,中医的哲思;第三讲,开放的人体系统藏象;第四讲,生命的物质与主宰精、气、血、津液、神
自2017年在灵兰开设了专题语音课一方一针解《伤寒》,已有近3000人订阅,反响热烈,很多读者要求出版纸质书。由此产生的纸质版书籍可以方便中医人和爱好学习,具有较大的受众群体和较好的市场前景。主要内容:①初学《伤寒论》,不要纠缠在398个条文里,有些是后人演绎添加的。②临床时,别陷入那种中医对疾病分类辨证的固有思维模式
祝味菊(1884~1951),别号傲霜轩主。浙江绍兴人。祖上世代业医。后祝氏投考军医学校,学习两年,乃随教师石田东渡日本。次年返蜀,供职于成都官医院,1917年移居上海。曾执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后受聘担任上海新国中医学院研究院院长。祝氏治病首重阳气,认为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则邪却一分。临证好用温热剂,因擅用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