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4章。第一章为概述,分4节分别介绍了法医病理鉴定的内容、法医病理鉴定的作用、法医病理鉴定的研究方法、法医病理鉴定的历史。第二章为法医病理鉴定的基础知识,分4节分别介绍了死亡原因、死亡机制、法医病理鉴定常见的组织学变化、法医病理鉴定常用的试验。第三章为法医病理鉴定意见书的内容,分7节,分别介绍了法医病理鉴定意见
本书围绕刑事侦查进程,着重介绍侦查策略运用和侦查措施选择,对刑事侦查中的当事人和参与人都给出了针对性对策支持,同时关注侦查人员心理调适。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从监狱与监狱学产生与历史演变的探索中,结合我国监狱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简约地概括阐述了监狱学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
本教材阐述了外国民商法的产生、发展以及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一般性问题,介绍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主要国家以及其他有代表性国家的民商事立法,分析了物权法、债法、合同法、亲属和继承法、各国商法等,并且对相关的实务问题做了介绍。
本书对量刑政策和量刑研究进行了极具原创性和建设性的反思。大量的学术研究和改革工作一直致力于解决量刑决策的“问题”。但它仍然是个谜。这是因为在该领域,要么急于提出各种改革方案,要么否认改革的必要性。然而,这种急于宣布规范解决方案的态度阻碍了对日常量刑工作现实的更深入理解。学术和政策思维由法律形式主义的假设所主导,并笼罩在
全书紧紧围绕环境法学的基础理论展开。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其一,环境法的基本概念、环境法的目的和功能、环境法治和环境法治体系、环境法的本位和人文精神、环境习惯法和环境软法;其二,环境法的保护对象、调整对象、调整方法、环境法律关系、环境权利和义务、环境法律责任;其三,环境法律体系、环境立法体系、环境法典编纂、环境立法、环
《民商法论丛》1994年创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法学类集刊,亦为CSSCI来源刊。二十多年来,《民商法论丛》发表了许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出培养了许多法学人才,目前在民商法学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者几乎都在《民商法论丛》上发表过论文。本书是第74卷,共收录文章13篇,分“专题研究”“法典评释”“外国法研究”三个
本书从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对破产文化与破产法的关系展开全面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根据破产文化的世界谱系图分析破产文化对各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影响,如破产拯救文化与破产重整制度、破产清理文化与破产清算制度、破产耻辱文化与破产法的发展与变革等。探讨破产文化的全球变革与各国破产法的转型,拟从世行“办理破产”
本书是本科生环境法学课程教材。《环境法学概论》以环境损害为环境法学核心范畴,努力发现国际环境法和各国环境法发展的大趋势,紧密结合我国环境法建设的实际,按应对环境损害的不同种类和作为行为规范体系的环境损害防治手段或工具的不同类型,建立可以统摄种类众多数量极大的环境法律法规的“4+5”环境法体系,分上中下三篇介绍环境法基本
本书针对当前英美法系国家存在的过度犯罪化、不公正犯罪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比较和分析了广为学界采纳的限制犯罪化的基本原则——危害原则,以及乔尔·范伯格提出的冒犯原则,阐明了“不被犯罪化的权利”的法律基础,以及国家能够否定、剥夺行为人此项权利的标准,在英美法系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引起了法哲学、刑法学、宪法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