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时间先后顺序选录二十世纪以来国内正式出版的扬雄研究文献,从综述、著作提要、著作选录(全录或摘录)、文献目录及索引五个方面将国内近百年的扬雄文学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展示。具体而言,综述部分概述扬雄文学研究的历史以及20世纪以来的发展、成就和新课题,著作提要将扬雄研究专著的作者、版本信息、思想内容、学术特点及方法等作概
本书共八十讲,主要内容包括:惊人的学说、龙代表的意义、宋儒口中的异端、朱熹与白玉蟾、《参同契》三大纲要、三种丹、想成仙的大人物们等。
本书是本书是继《唯实主义》之后董学与孔学辨正系列丛书的第二部,是董学与孔学唯实比较的著作,主题是对董学(董仲舒的哲学体系)和孔学(孔子思想)进行唯实比较,以探索这个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哲学和历史迷案,解开一些学术和历史谜团。为此,本书以两者的观念事实为基础,通过对董学和孔学的唯实比较,进行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的工作,为重新阐
丛书简介 《卢校丛编》是我社策划的一套古籍影印丛书,从清代校勘家卢文弨所校刊刻或校勘的古籍中,选取校勘质量高、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品种,陆续影印出版。卢文弨,杭州人,堂号抱经堂。是乾隆十七年科举考试的探花郎,在治学上擅长经学义理,长期执掌江浙多个书院。他平生的贡献在于校勘古籍,一生校勘古籍达350余种,而且学界普遍认为质量
国学经典藏书-淮南子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一书为衡水学院主办的论文辑刊,每年出版两辑,本书为第十一辑,内容主要收选国内外研究董仲舒、儒学方面的知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涉及董仲舒春秋公羊学、阴阳五行学、哲学与宗教学、政治思想、经学思想、人性论、文本研究及研究综述、历史影响、当代价值研究、儒学研究等多方面,全面展现了对董仲舒及儒学研究的宏观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一书为衡水学院主办的论文辑刊,每年出版两辑,本书为第十二辑,内容主要收选国内外研究董仲舒、儒学方面的知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涉及董仲舒春秋公羊学、阴阳五行学、哲学与宗教学、政治思想、经学思想、人性论、文本研究及研究综述、历史影响、当代价值研究、儒学研究等多方面,全面展现了对董仲舒及儒学研究的宏观
《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人宾客共同撰著的一部著作,成书于西汉初期的景帝时代(前156前141年),距今已经二千多年。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著作,既保存了先秦以来的许多思想材料,又有汉初思想综合的时代风貌,显示了其作者试图牢笼天地的雄心。
《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人宾客共同撰著的一部著作,成书于西汉初期的景帝时代(前156―前141年),距今已经二千多年。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著作,既保存了先秦以来的许多思想材料,又有汉初思想综合的时代风貌,显示了其作者试图“牢笼天地”的雄心。
《两汉思想史》是徐复观晚年的著作,一共三大卷。以不同时期论文,相继杂纂而成,他于1972年出版的《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作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完整版《两汉思想史》的*卷。之后陆续出版的《两汉思想史》的第二卷、第三卷,分章节研究了汉代的主要思想家的思想和重要的文献,完整架构了两汉的思想大厦。他对《淮南子》、《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