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内容上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实用、够用、好用为立足点,从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早期教育等方面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1.逻辑严谨、结构清晰。本教材在编排的逻辑体系上是以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适当介绍早期教育、幼儿照护、教育心理、幼儿园
本教材主要讲述了幼儿行为观察认知、幼儿行为引导认知、幼儿健康领域活动的行为观察与引导、幼儿语言领域活动的行为观察与引导、幼儿社会领域活动的行为观察与引导、幼儿科学领域活动的行为观察与引导、幼儿艺术领域活动的行为观察与引导、幼儿在园行为观察与引导和需要特殊关注的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本教材以提升幼教工作者的观察与引导的技能
本书共分10个项目,内容包括:绪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结合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学要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对0-6岁婴幼儿进行行为观察与记录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方法。本书从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体系出发,分别介绍了婴幼儿与婴幼儿行为、婴幼儿行为观察概述、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方法、婴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的分析方法等内容,引导学习者结合当前托幼
快乐起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0-3岁婴幼儿观察与评估》以8个月龄段(0—12个月,每3个月为一个月龄段;13—36个月,每6个月为一个月龄段)为主线,分别从“感知觉”“动作”“认知”“言语”“社会性—情绪”五大心理发展领域入手,首先对该月龄段婴幼儿的各心理发展领域的特点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继而详细叙述观察与评估的主要方法。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共八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总体概述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特点,目标、内容与特点,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等;第二章聚焦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流派,从生理基础和社会理论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不同月龄段(0-6个月、7-12个月、13-18个月、
本书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结合当代心灵哲学和科学哲学的重要思想,聚焦于婴幼儿认知发展的方方面面。本书从婴幼儿的社交、数学概念、语言发展等角度入手,向读者展示了婴幼儿心理的发展历程。 适合对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同时也适合对宝宝成长感兴趣的新妈妈、新爸爸,帮助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遵循孩子的发展规
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与行为是否异常,取决于我们对特定文化中某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常行为的预期。当儿童进入学校时,许多问题被发现,尽管这些问题可能早已存在,但在家里它们可能被容忍,不被视为“问题”,而且学业压力会导致出现新的问题。 《儿童和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障碍》概述了儿童和青少年为何会出现各种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和青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低落忧郁的情绪,闷闷不乐、烦躁不安、远离他人甚至忧伤郁结……这种情绪可能是偶尔的,也可能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容易跟其他情绪混淆。书中以小男孩为视角,分享了他经历难过的体验,以及如何赶跑心里的悲伤,比如与值得信赖的人谈心、用蜡笔画出悲伤、通过挤压粘土释放压力,或者听一听美妙的音乐、闻一闻新鲜的空气……“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