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也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变革与改造》以这一时期党和国家进行的深刻社会变革为主线,聚焦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重要变革,阐述其基本历程及历史意义,并对这一过程中
本书对党在甘谷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刻总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按照忠于历史、秉笔直书的写史原则,全面、客观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甘谷地方党组织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和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历史过程,展现了甘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辉历程,反映了甘谷地
本书是西柏坡纪念馆组织人员主编的一部书信集。书稿选取老一辈革命家与革命烈士的书信共100封,原信展示,信后解读,全面展示了共产党人所具有的人民情怀、战友情深、政治操守、忠诚奉献、红色浪漫与优良家风,可以让读者清晰看到革命者在战争年代的信仰与坚守。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会理历史》第二卷(1950—1978)由中共会理市党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中心组织编写。书稿是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会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的基本著作,记述了四川会理党组织在中共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带领会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客观总结了会理党组织带领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积
本书以口述历史、亲历亲闻为特色,通过80余位历史亲历者、历史见证者、历史知情者的口述实录,生动地记载了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靖江这片土地上的中流砥柱般的历史英绩。同时,还以众多历史当事人的视角,回忆和记录了靖江独立团、靖江公安局短枪队的传奇故事。并且还涉及到弯腰沟根据地党组织、民主政权建设,以及减租减息、生产运动、文化教育
本书系统总结了2023年北京地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与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巩固了该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重要地位,还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全面繁荣。在这一年里,北京高校、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及各学会团体紧密合作,围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探索与实践,共同促进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全面
本书稿精选了中共党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决策,透过这些历史细节,真实生动地让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这些历史细节涉及中共党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决策和人物,作者细致入微、通俗生动的阐述,让
中共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作为一门红色学科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而不断孕育和成长。中国共产党在教育领域开设了中国特色的中共党史学科,并通过不断的扶持和关怀,使之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为国内首-部从高校教学和学科发展间双重互动的新颖视角系统梳理中共党史学科史的著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上册记述中国共产党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历史,约42万字,收录图片36幅,重点展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立足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