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海洋石油新员工培训系列教材”的一个分册,旨在培养学员掌握最基本的钳工操作技能。全书共分为七章,包含钳工常用工量具使用及钳工基本操作、机械制图基础、海洋石油平台常用设备泵、柴油机、阀门以及液压系统知识。本书内容丰富,理论阐释简明扼要、由浅入深,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技能培养。通过本书的学习,新入职的机修钳工可
本书是在《冲压成形理论及技术》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分为9章,详细阐述了板料冲压成形理论、技术与设备,介绍了板料冲压性能与成形极限、冲裁、弯曲、拉深、冷挤压、成形与新技术、计算机在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冲压成形设备等。本书系统性强,内容丰富,论证详尽,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冲压成形工艺课程的教材,
本书是钢铁冶金行业磁粉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培训的教材,该书依据ISO/TR25107—2006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大纲编写,对于培养冶金行业无损检测人员具有指导意义,可解决金属铁磁性材料生产、使用过程中磁粉检测质量技术问题,对改进和提高生产工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生产和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全书内容涵盖磁粉探伤基础理论、
本书为高等学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的实验教材。本书对焊接专业的弧焊电源、焊接冶金学、金属焊接性、焊接工艺及设备、焊接结构、焊接检验等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归纳和整理,着重介绍了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检验等内容。本书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焊接实验水平,培养学生进行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的综合
本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热处理原理及工艺》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重点阐述了金属固态相变中的变化规律;全面介绍了钢经加热奥氏体化后,在冷却过程中不同的冷却温度区间发生的珠光体转变、马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回火转变等;结合钢的冷却转变曲线,阐述了如何从金属零件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来选择热处理工艺,系统介绍了钢
铣削稳定性是保证工件加工质量与发挥机床性能的关键。铣削失稳的典型形式为颤振,颤振会降低工件表面质量、危害加工设备,是金属切削领域挑战性课题之一。主轴系统-刀具-工件之间的交互效应对五轴铣削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揭示多重交互效应对铣削状态的作用机制是实现加工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本书针对复杂构件五轴铣削稳定性控制问题,以主轴系
本书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核心教材之一,依据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标准编写。 本书选取手动压力机,将其分解为底座、立柱、夹紧机构、冲压机构和工作台5大部件,加上后的整机装配,共设置了6个项目。各项目以工作任务驱动,通过对各零件部的加工制作以及装配和调试,引入钳、锉、钻、铰、车、铣等相关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针对性练习,充分
本书作者之一林俊明于200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无损检测集成与云检测技术概念,获得了同行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上述概念已逐渐变成了现实。从检测到监测是无损检测发展的必然趋势。无损云检测/监测是2019年度中国科协十大前沿科技论坛课题之一。无损云检测/监测必将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安全的保证和智慧
本书基于CATIAV5R21版本编写,系统地介绍了CATIA常用数控加工模块的功能与应用方法,把软件知识点和制造技术有机地进行融合。全书共分7个项目,包括CATIA数控加工认知、25轴加工、轴向加工操作、三轴曲面加工、多轴曲面加工、车削加工和CATIA数控加工管理。为提高读者的应用能力,本书在每个具体项目中配有综合练
本书是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焊接生产基础》第2版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同时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修订而成的。本书从焊接零起点开始,以中级工达标为主要教学目标,主要介绍常用焊接方法的原理、特点、设备、材料、工艺参数及基本操作,并简要介绍了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