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以第一人称写就的散文集。《万里家山一梦中》主要是作者回忆父母和自己人生经历的文章。《人生何处不相逢》主要是作者回忆亲人、师长、朋友、同事的文章。同时,新增订了作者在人生各个时期和家人、朋友的照片。于无常处知有情,于有情处知众生。作者用温情的笔法写自己、写他人,娓娓道尽乡野里巷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行走在世界各地所写下的几十篇散文作品。作品详细地记录了作者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的诸多见闻和作者对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作者通过枫叶飘落皇家山深秋,邂逅科恩蒙特利尔老街风雪夜归人温尼伯的早晨等标题用散文写作的方式,记录了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作者本人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与对海外生活的思考,
本书集结了魏礼群同志30多年来为多部著作所写序言,作过书评或评论性讲话。这些著作涉及内容广泛,既有论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也有论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既有专门论发展,也有专门论改革;既有探索学术理论的著作,也有建言献策的智库之声。本书集结的序言、书评既是对上述著作的介绍和推介,也体现了作者本人对相关领域的
本书是一本关于老物件的文化散文集。本书介绍了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作者在童年中接触过的多个事物。它们中的大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无踪,一部分在乡村中依然留存。这些事物曾经遍及大江南北,构筑出了人们的生活,回忆这些事物的同时,未曾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青年们也能依稀触及逝去年代的影子。本书图文并茂,可以让读者在忙于琐碎事
《吃丝瓜,想爸爸》:那些记忆里的人,有的顽皮着长大了,有的辛 苦着变老了,有的不可避免地离开了。念旧念旧,念的是物,是事, 更是人。 《别人家的西瓜更甜》:那些记忆里的物,常因错觉而变得奇妙,以 前觉得很宽的河,其实很窄;觉得很远路,其实很短;明明一样的西 瓜,却总觉得别人家的更甜。 《哑炮也炸响我整个童年》:那些记忆
《无隐山》诗意文字记录参悟者用心灵感受到的世间美好。 《无隐山》校尔康是一个现代文人,更是一个在行走中闭关、在红尘中修心炼性的现代行者。 《无隐山》闭门即是深山,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无隐山。这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自然、关于人与世界的散文集。
散文集《激活记忆》真实讲述了作者在草原生活七年的经历,再现了春夏秋冬牧场的生产生活细节;深情记录了在北大求学的三年时光,以老师的课堂讲课为主要内容,完整呈现了当时讲授的知识,读来仍有学习价值。 作品注重细节,用词规范,格式严谨,文字凝练,写人记事流畅自然,是资深编辑的用心用情之作,充分体现了一位老编辑的专业素养和认真负
褚夫玮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活跃于中国诗坛,他的诗歌涉猎甚广,一向以细腻见长,而正是由于他的诗风细腻迤逦,方能窥见其玲珑剔透之心。他的诗有雅韵、有意境,含蓄蕴藉,韵致优美,诗意盎然,意味深长,妙在不言中。《不虚此行》很有意思,能写诗作文,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和热爱,并且还是一家三口一起上阵切磋,温暖又有情趣。除诗歌外,附录中
人间的欢乐并不相通,人生的悲伤却如此相似,致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 故土的衰落不可避免,故乡的旧人渐渐走远,他们苦难人生中的欢乐记忆即将被世界淡忘。那些努力生活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只是凑个数,但你知道他们的不凡,但你看到他们的艰辛。 一篇篇关于家人、老友的小小故事,如故人在耳畔的絮絮叨叨,是撒泼自私的母亲、是沉默木讷
这是一本充满新奇、揪人心弦的游记选集。海明威与古巴、库克与太平洋、达尔文与比格尔海峡、印加帝国古迹、阿兹特克太阳石、马里亚纳群岛战争遗迹、南非草原动物,跟着作者从美洲到非洲,从大陆到海洋不断猎奇,其中穿插大航海时代、太平洋战争的人物史迹,历史和现实相互交错。在书中的地理散文中,作者现场观测并描述的卡瓦格博日出、雨崩神瀑